[发明专利]一种内取热设备以及应用其的化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6826.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4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牛风宾;孙志钦;高晓红;高跃成;郜建松;黄进焕;李玖重;张玉玲;段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V30/00 | 分类号: | F24V30/00;B01J3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莎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热设备 取热管束 流化风分布器 隔板 催化剂循环 化工系统 管束 气控阀 再生器 内腔 石油化工技术 密相床层 内催化剂 依次连接 装置能耗 可安装 流化风 控阀 取热 应用 灵活 | ||
1.一种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束隔板、内取热管束、流化风分布器和催化剂循环气控阀;
所述内取热管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管束隔板的内腔;
所述流化风分布器、催化剂循环气控阀依次连接于所述内取热管束的内腔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隔板的上端设置为敞口状,所述管束隔板的下端依次设置有催化剂入口和催化剂出口;所述内取热管束从所述管束隔板的上端侧面插入至所述内取热管束的内腔;所述流化风分布器连接于所述内取热管束的下端与催化剂入口之间的内腔;所述催化剂循环气控阀设置于所述催化剂入口和催化剂出口之间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取热管束的表面与所述管束隔板的内壁相距35-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隔板内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内取热管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隔板为设置于再生器内部的独立腔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隔板为设置于再生器内部且与再生器内壁共同围成的闭合空间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风分布器为环形结构或者树枝状分叉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风分布器用于向所述管束隔板的内部输送流化风,所述流化风在所述管束隔板内的线速在0.05-0.9m/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取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取热管束包括内管束和外管束;所述内管束套设于所述外管束,所述内管束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管束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管束的底部连接,所述外管束靠近所述内管束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
10.一种化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取热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8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热岩地层井网结构
- 下一篇:空气力产热、蒸汽、热水、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