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取热设备以及应用其的化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6826.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4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牛风宾;孙志钦;高晓红;高跃成;郜建松;黄进焕;李玖重;张玉玲;段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V30/00 | 分类号: | F24V30/00;B01J3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莎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热设备 取热管束 流化风分布器 隔板 催化剂循环 化工系统 管束 气控阀 再生器 内腔 石油化工技术 密相床层 内催化剂 依次连接 装置能耗 可安装 流化风 控阀 取热 应用 灵活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取热设备以及应用其的化工系统。包括:管束隔板、内取热管束、流化风分布器和催化剂循环气控阀;所述内取热管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管束隔板的内腔;所述流化风分布器、催化剂循环气控阀依次连接于所述内取热管束的内腔底部。该内取热设备可安装在再生器内催化剂密相床层内,操作条件与再生器的操作条件相同,通过调节流化风和气控阀用风,达到灵活调节取热负荷的目的。该设备简单,降低了取热设备的操作费用,减少了装置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取热设备以及应用其的化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催化裂化反应(FCC)和流化床甲醇制烯烃(MTO)等生产过程中,反应后生成的焦炭附着在催化剂上,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为保证催化剂的活性,需要在再生器中烧掉催化剂上的焦炭,烧焦后的催化剂称为再生催化剂。因催化剂烧焦放出大量的显热,需要不断取出再生器中多余热量,控制再生器温度,防止再生温度过高导致催化剂高温失活。再生器多余热量由取热设备取出。
现有的内取热技术,是将取热管束直接安装在再生器催化剂密相床层内,热催化剂与内取热管束直接接触,取出再生器多余热量。在再生器内部设置内取热管束是最简单有效的取热方法,虽然内取热器单位面积的换热强度远大于其它类型取热器的换热强度,其最大缺点是取热面积固定,取热负荷不能调节,无法满足因原料和产品变化而引起的生产波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取热设备以及应用其的化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取热设备,其包括:管束隔板、内取热管束、流化风分布器和催化剂循环气控阀;
所述内取热管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管束隔板的内腔;
所述流化风分布器、催化剂循环气控阀依次连接于所述内取热管束的内腔底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束隔板的上端设置为敞口状,所述管束隔板的下端依次设置有催化剂入口和催化剂出口;所述内取热管束从所述管束隔板的上端侧面插入至所述内取热管束的内腔;所述流化风分布器连接于所述内取热管束的下端与催化剂入口之间的内腔;所述催化剂循环气控阀设置于所述催化剂入口和催化剂出口之间的内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取热管束的表面与所述管束隔板的内壁相距35-300mm。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束隔板内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内取热管束。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束隔板为设置于再生器内部的独立腔体结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束隔板为设置于再生器内部且与再生器内壁共同围成的闭合空间结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流化风分布器为环形结构或者树枝状分叉结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流化风分布器用于向所述管束隔板的内部输送流化风,所述流化风在所述管束隔板内的线速在0.05-0.9m/s。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取热管束包括内管束和外管束;所述内管束套设于所述外管束,所述内管束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管束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管束的底部连接,所述外管束靠近所述内管束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热岩地层井网结构
- 下一篇:空气力产热、蒸汽、热水、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