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黄腿螯蜂的鉴别引物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8336.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4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田俊策;吕仲贤;王国荣;郑许松;徐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310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子生物学 黄腿螯蜂 鉴别 引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黄腿螯蜂的鉴别引物及方法。所述的鉴别引物包括CBYF和CBYR,其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待检测样本的基因组DNA作为PCR的模板;对待检测样本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并进行电泳分离鉴定;于342bp处观察到条带,则该待测样本为黄腿螯蜂;否则,则该待测样本不是黄腿螯蜂。本发明可以简单快速有效的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对黄腿螯蜂进行分子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黄腿螯蜂的鉴别引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黄腿螯蜂(Pseudogonatopus flavifemur)属于膜翅目肿腿蜂总科(Bethyloidea)螯蜂科(Dryinidae),雌雄异形的外寄生蜂。雌虫无翅,咀嚼式口器,不仅寄生寄主致死还主动捕获取食寄主致死,是十分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天敌。
稻田中还有其他3种常见的螯蜂,包括黑腹螯蜂(Haplogonatopus atratus)、稻虱红螯蜂(Haplogonatopus japonicus)和双色螯蜂(Echthrodelphax bicolor)。这4种螯蜂是水稻重要害虫稻飞虱(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寄生性天敌,由于螯蜂兼具寄生性和捕食性,对稻飞虱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黄腿螯蜂喜好寄生和取食近年频繁爆发为害的褐飞虱,对褐飞虱的为害具有十分良好的控制作用。但是由于螯蜂的雌雄虫在形态上十分相似,特别是雄虫形态上基本无法区分,且寄生飞虱后其幼虫形成的幼虫囊即使在显微镜下也能难区分。因此,目前只能通过专业的昆虫分类专家对其进行形态学上的区分。
物种鉴定难的现状限制了对黄腿螯蜂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如在调查田间稻飞虱被螯蜂寄生率时就很难明确黄腿螯蜂所占的比例,或是在田间采集到螯蜂茧未能羽化或羽化出雄蜂也非常难鉴定为何种螯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寻找一找分子生物学区分方法进行鉴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黄腿螯蜂的鉴别引物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黄腿螯蜂的鉴别引物,包括CBYF和CBYR,其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黄腿螯蜂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取待检测样本的基因组DNA作为PCR的模板;
步骤2、对待检测样本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并进行电泳分离鉴定;
步骤3、于342bp处观察到条带,则该待测样本为黄腿螯蜂;
否则,则该待测样本不是黄腿螯蜂。
进一步地,所述PCR扩增体系如下:PCR体系25μL,包括ddH2O 9.5μL、2*Taq PCRMaster Mix:12.5μL、待检测样本DNA模板:1.0μL、引物CBYF:1.0μL、引物CBYR:1.0μL。
进一步地,所述PCR扩增程序为:94℃下预变性5min,94℃下变性30s,62℃下退火30s,72℃下延伸1min,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下延伸10min,最后反应终止在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不需要传统分类相关领域的专业分类知识。
2)本发明可以简单快速有效的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对黄腿螯蜂进行分子鉴定。
3)本发明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鉴定准确率高。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8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