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板防脱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1132.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6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幸华;李政文;黎少伟;何可立;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防脱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器元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板防脱膏方法,包括喷酸、清洗、烘干、涂膏、贴膜步骤。首相向板栅的表面喷洒硫酸溶液,使得板栅的表面形成若干凹槽;再将板栅放入清水浸泡,并利用清水冲刷板栅,再将板栅取出沥干;清洗后的板栅倒置,使得表面有网孔的凹槽向下,从下自上吹风,对板栅的表面进行干燥在涂膏完成的极板表面贴附一层AGM膜,在贴膜时向AGM膜表面喷洒气体,且气体的出风方向与极板表面平行。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极板在使用过程中,膏体脱落导致的极板截面电阻增加,导致化学电源的有效使用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元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极板防脱膏方法。
背景技术
极板,是指在化学电源内由活性物质和支撑及导电用的集电体组成,成片状且多孔的板材,主要用于导电。极板主要包括板栅和膏体两个部分,在制作时,将膏体涂覆在板栅上形成极板。板栅的制作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利用塑料PP、活性聚合物聚苯胺和碳纤维注塑成型,形成板状的板栅;二、将玻璃纤维和原料芯层利用同轴共挤的方式挤出复合线,再利用复合线编织成网状的板栅;三、将导电纤维编织成导电纤维毡,再将筋条焊接在导电纤维毡表面。
采用第一种方式制作板栅,工序简单,且用时较少,因此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制作极板时,将膏体涂敷在板栅的表面,便形成了极板。但是由于板栅表面光滑,因此膏体极易与极板脱落,导致极板的界面电阻变大,从而导致化学电源的电阻增加,导致化学电源的有效使用率降低。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板防脱膏防滑,避免在使用时膏体脱落导致的极板界面电阻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极板防脱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极板在使用过程中,膏体脱落导致的极板截面电阻增加,导致化学电源的有效使用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极板防脱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喷酸:
向板栅的表面喷洒浓度为2.3%-3.5%的硫酸溶液,硫酸溶液的喷洒量为2-4ml/cm²,使得板栅的表面形成若干凹槽;
B、清洗:
将步骤A中表面形成凹槽的板栅放入清水浸泡30-40s,再利用清水冲刷板栅5-10s,并将板栅取出沥干;
C、烘干:
将步骤B中清洗后的板栅倒置,使得表面有凹槽的一面向下,从下自上吹风,对板栅的表面进行干燥;
D、涂膏:
在步骤C中干燥完成的板栅表面涂覆膏体,膏体的厚度为3-4mm;
F、贴膜:
在步骤D中涂膏完成的极板表面贴附一层AGM膜,AGM膜的厚度为0.1-0.2mm,在贴膜时向AGM膜表面喷洒气体,且气体的出风方向与极板表面平行。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
板栅是通过利用塑料PP、活性聚合物聚苯胺和碳纤维注塑成型的,而通过上述材料形成的聚合物能够被硫酸腐蚀,通过向板栅上喷洒硫酸溶液,使得板栅的表面被腐蚀形成若干凹槽,能够使得涂覆在板栅表面的膏体进入凹槽内,增加板栅与膏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减少膏体的脱落;同时当一部分膏体脱落时,位于凹槽内的膏体也能吸附液态电解质的效果,从而到达较好的导电效果。
喷酸完成后对板栅的表面进行清洗,由于使用的硫酸溶液的浓度较低,若不及时进行清洗,会使得硫酸溶液与液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进行混合,使得液态电解质的浓度降低,从而降低液态电解质的导电效果。清洗时,首先将板栅利用清水进行浸泡,使得凹槽内的硫酸溶液与清水混合,降低硫酸溶液的浓度,并通过清水对板栅进行清洗;再利用清水冲刷板栅,使得板栅上的凹槽内的硫酸溶液被全部冲刷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极板膏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