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5768.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8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贺会军;刘建;赵朝辉;刘英杰;徐蕾;刘希学;王志刚;安宁;朱捷;张江松;李志刚;林刚;祝志华;李晓强;李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普锡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H01L23/367;B2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 铝制散热翅片 穿孔 散热模组结构 散热模组 填充空间 制备 开口 市场竞争力 铜制导热管 低温锡膏 电镀工艺 同一方向 铜制导管 外沿翻边 空隙处 热导管 适配 铜制 填充 生产成本 贯穿 | ||
1.一种散热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包括若干层铝制散热翅片以及连接所述铝制散热翅片的铜制热导管,所述若干层铝制散热翅片上相同位置具有向同一方向外沿翻边结构的穿孔,各层铝制散热翅片上的穿孔通过一层与所述穿孔适配的铜箔和由所述铜箔包裹的铜制导热管贯穿连接;所述穿孔与所述铜箔之间至少在一个位置具有空隙且在该空隙处铜箔具有开口;所述铜箔与铜制导管之间具有填充空间,至少在铜箔、铜制导热管与每个穿孔连接处的所述空隙、所述开口以及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有低温锡膏使得穿孔、铜箔和铜制导热管相对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包括一主体圆形孔和一侧由圆形孔壁向铝制散热片本体延伸形成的开口槽孔,并且,所述铜箔为具有轴向侧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侧开口与槽孔的位置对齐;所述低温锡膏填充槽孔、铜箔的轴向侧开口以及铜箔与铜制导热管之间的孔隙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翻边形成弧形缺口,所述弧形中心角为60-27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铜箔的壁厚为0.05-0.3mm。
5.一种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模组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铝制散热翅片的组合步骤:通过模具将规格铝板冲压成带穿孔结构的铝制散热翅片,连续冲压得到若干层的铝制散热片组合;
S2:周向侧开口铜箔与铝制散热翅片的组合步骤:轴向侧开口铜箔之中将穿有模具杆一,并与其紧密贴合,支撑所述铜箔沿所述铝制散热翅片的外沿翻边的反方向穿入铝制散热翅片穿孔,然后撤出该模具杆一,形成铜箔管;
S3:轴向侧开口铜箔的微扩步骤:利用模具杆二插入已就位的铜箔中,使得该铜箔管在径向上微扩,然后撤出该模具杆二;
S4:铜制热导管与铜箔结合步骤:将铜导热管贯穿于已嵌入所述铝制散热翅片穿孔洞的铜箔管中,使得铜箔的外壁与铜制热导管的外壁贴合;
S5:固定结合的步骤:将低温锡膏沿铝制散热翅片开口槽孔注入,使得低温锡膏进入铜制导热管与侧开口铜箔管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开口槽孔中,再将整体组合结构放入热炉中回流加固,完成散热模组结构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普锡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普锡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57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