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8386.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C04B33/13;C04B33/04;C04B33/34;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67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滴唐钧釉 使用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通过在釉料中添加了氧化铁、氧化锰和钛白粉,在特定的烧制温度下,氧化铁、氧化锰形成黑褐色釉底色,钛白粉在釉料表面呈现灰色亚光斑点,形似油滴,又因为釉料中含有特定比例的用于改变釉料膨胀系数的牛骨、滑石和玻璃粉,使得釉料的膨胀系数得到控制,灰色亚光斑点在釉料表面成斑细碎,艺术效果生动;同时本发明所述的素胎原料中还含有具有保健功能的木鱼石、电气石等,本发明所述的油滴釉在烧制成茶具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茶水能够透过釉层与素胎接触,素胎中的微量元素渗入茶水中,在增加艺术性的同时兼具养生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背景技术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钧瓷始于唐代。在神垕瓷区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窑遗址,出土了灰烬、匣钵片、瓷器残片等制陶瓷遗存。唐窑残片与众不同、自成风格。形成了以罐、盘、碗、钵之类俱多,釉色则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挥洒自然、有烟云变化之美盛,莹润典雅,耐人寻味。这就是唐花釉瓷。有人称之为“唐钧”,是不合适的,因为当时还没钧瓷这个名称,彩斑釉色也不是真正的窑变。不过,学术理论界一致认为,钧瓷窑变艺术是受唐花釉瓷的启发,逐渐发展而成。这种观点是成立的,唐花釉瓷产于神垕瓷区,年代早于钧瓷,两者彩斑复色釉有近似之处,而且和宋钧一样同属两液分相釉,唐花釉瓷应该是钧瓷窑变艺术的萌芽,是钧瓷的前期,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钧瓷,钧瓷艺术至北宋才完善成熟。可以说,萌生于唐代的“花釉瓷”利用釉的流动,使它出现像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淋漓酣畅,大胆泼辣,似有意,似无意,似有形,似无形。妙趣横生,变幻莫测,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河。
烧制釉色变化万千,这既是钧瓷的魅力所在,也是烧制工艺上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钧瓷釉色的呈色与釉料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烧制气氛及烧制温度都有很大的关系,釉质配方的不同,烧制出来的颜色也有差异,即使同种颜色的釉色,也存在有的颜色鲜亮艳丽,有的颜色较为黯淡,降低珍品率。
发明内容
为了烧制出不同于传统琉璃感釉面的油滴釉,本发明的目的是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通过在釉料中添加了氧化铁、氧化锰和钛白粉,在特定的烧制温度下,氧化铁、氧化锰形成黑褐色釉底色,钛白粉在釉料表面呈现灰色亚光斑点,形似油滴,又因为釉料中含有特定比例的用于改变釉料膨胀系数的牛骨、滑石和玻璃粉,使得釉料的膨胀系数得到控制,灰色亚光斑点在釉料表面成斑细碎,艺术效果生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滴唐钧釉,按照重量比,所述油滴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黑药土60-90份、氧化铁3-7份、氧化锰4-9份、牛骨2-5份、滑石0.5-3份、玻璃粉5-12份、钛白粉0.5-3份、氧化钴0.5-2份,其中所述牛骨和滑石在使用前需经煅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8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