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家蚕BmSRC多克隆抗血清、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8725.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崔红娟;申利;赵二虎;张奎;祝顺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C07K16/06;C12N15/70;C12N15/12;G01N33/6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蚕 bmsrc 克隆 血清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家蚕BmSRC多克隆抗血清、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采用SEQ ID NO:1所示序列表示的抗原通过动物免疫获得所述抗家蚕BmSRC多克隆抗血清。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家蚕BmSRC多克隆抗血清,能够用于检测鳞翅目昆虫中保守的SRC蛋白。本发明成功克隆家蚕BmSRC基因,原核表达纯化出有活性的蛋白,通过多次免疫小鼠产生多克隆抗血清,可以进行体内BmSRC蛋白表达水平的western检测,细胞爬片的免疫荧光等实验。这些都为进行家蚕BmSRC蛋白以及鳞翅目昆虫中保守的SRC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克隆抗血清,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到一种抗家蚕BmSRC多克隆抗血清、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属于受体超基因家族,是一种多功能受体。该受体识别的配体非常广泛,包括能结合修饰性LDL和特定的聚阴离子配体的不同基因产物。主要是识别多聚阴离子,包括天然的和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凋亡细胞和病原体等。其参与机体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保护宿主免疫损害防御、细胞粘附、凋亡细胞清除、组织保护和细胞增殖等。1979年Goldstein等首次发现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巨噬细胞上存在摄取和降解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位点,后来被称为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1,这是最早发现的清道夫受体。随后陆续发现了其他一些清道夫受体,他们共同组成了清道夫受体家族。根据结构域的不同,清道夫受体被分成了10种类型:清道夫受体A-J(scavenger receptor,A-J)。根据氨基酸结构的不同将SR分为两种亚型,两型稍有区别:Ⅰ型含一个半胱氨酸区,而Ⅱ型则不含有半胱氨酸区,两型的SR基本功能相同。C类清道夫受体(SRC)是包含若干不同结构域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并且位于细胞质膜的外表面上,其C末端区域在细胞质中。SRC已经在几种无脊椎动物,如黑腹果蝇和埃及伊蚊中鉴定,然而SRC尚未在哺乳动物中被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家蚕BmSRC多克隆抗血清、制备方法及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家蚕BmSRC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采用SEQ ID NO:1所示序列表示的抗原通过动物免疫获得所述抗家蚕BmSRC多克隆抗血清。
进一步地,所述抗原通过下述步骤制得:
(1)提取家蚕总RNA并反转录得到cDNA;
(2)根据SilkDB提供的SEQ ID NO:3所示预测目标基因序列和EST序列,设计如SEQID NO:7-10所示的扩增引物,获得第一扩增产物;
所述第一扩增产物与第一连接载体连接后获得第一连接产物,转化第一感受态细胞,获得第一阳性克隆,对第一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验证,测序获得的BmSRC全长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3)家蚕BmSRC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选取BmSRC特异性片段,获得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设计带有Hindlll和xhoI酶切位点的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第二扩增产物;
所述第二扩增产物与第二连接载体连接后获得第二连接产物,所述第二连接产物转化第二感受态细胞,进行蛋白诱导表达;
对诱导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处理,得到所述抗原。
进一步地,所述带有Hindlll和xhoI酶切位点的引物序列为如SEQ IDNO:11-16所示的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载体为PMD19-T Simple载体,所述第一感受态细胞为Trans1-T1Phage Resistant感受态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8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