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0439.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张宏亮;许斌;罗英;饶琦琦;余志伟;李娜;张翼;蒋兴钧;何培峰;胡雪飞;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整体 支承 结构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的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取消了型材、配套焊材的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取消了所有的全焊透焊缝,避免了结构的焊接变形,提高了成形质量;采用了整体成形的上支承结构,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整体成形的上支承结构的结构材料性能均匀,尤其是结构厚度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制造工艺大大简化,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堆内构件上支承结构是反应堆结构的关键部件,目前常用的制造工艺过程为:先卷板焊接形成裙筒,将由锻件加工而成的上支承法兰和上支承板与裙筒进行全焊透焊接连接为整体,需要的原材料有板材、锻件和配套焊材。该制造工艺的时间周期较长,焊接过程较复杂,变形量较大。
电熔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3D打印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机加工等减材制造技术而言,通过材料的逐渐累积来实现制造的技术,这种制造技术无需传统的型材生产和组装焊接,可以实现传统工艺难以或无法加工的复杂结构的制造,可以有效简化生产工序,缩短制造周期。电熔增材制造技术以特殊钢丝材/粉末及特殊冶金辅材为原材料,通过强电流高效原位冶金熔化、逐层堆积实现上支承结构的制造,大大简化了制造工艺,取消了全焊透焊缝,降低了制造难度,缩短了制造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的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结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电熔增材制造原材料,选择满足要求的Z2CN19-10控氮丝材和辅料,丝材直径在0.8mm~4mm之间;
步骤二、根据所需制造的堆内构件上支承结构的图纸,并考虑材料检验相关的检验取样尺寸余量,确定增材制造程序编写;
步骤三、清理增材用基板表面,并打磨抛光基板表面;
步骤四、采用以电弧为热源,以送丝熔覆方法进行上支承板(3)的成形,逐层熔覆堆积,直到完成设计所需增材制造的尺寸,熔覆堆积时,电熔基体预热温度不低于15℃,道间温度不大于180℃;
步骤五、上支承板(3)打印成形后,采用同样方法完成上支承法兰(1)和裙筒(2)的成形;
步骤六、对电熔增材成形的整体式上支承结构进行固溶热处理,热处理制度为:(1000~1100)℃×(1~4)h+水冷,固溶热处理次数不超过2次,固溶热处理后的晶粒度等级为4~7级;
步骤七、电熔增材成形后,对整体式上支承结构进行机加工,直至达到图纸要求的最终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步骤八、加工完成后,对整体式上支承结构进行尺寸稳定化处理,尺寸稳定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6~12)h;
步骤九、对整体式上支承结构进行液体渗透检验;
检验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在整个液体渗透检验过程中,被检验件和渗透剂的温度应保持在10℃~50℃之间,液体渗透剂停留时间至少应为20分钟,且在整个渗透时间内,渗透剂必须保持湿润状态;
(2)使用温度为10℃~45℃的去离子水去除多余的渗透剂,用干净海绵或吸水纸进行擦洗,也可用小于2bar的水冲洗,但要防止过清洗,采用自然干燥;
(3)在待检表面干燥后涂敷一层又细又均匀的显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0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压紧结构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铜带卷横切剪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