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溶液中微量透明质酸的泡沫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5468.2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尧;谢若晗;陈玉清;崔书铭;滕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分离 透明质酸 起泡剂 椰子油 天然表面活性剂 捕集剂 采收 皂苷 透明质酸溶液 最佳工艺条件 单因素实验 分离效果 工艺条件 评价指标 正交试验 常温下 单因素 分离气 加液量 富集 正交 回收率 | ||
水溶液中微量透明质酸的泡沫分离方法,涉及泡沫分离。以天然表面活性剂椰子油皂苷作为起泡剂和捕集剂,确定泡沫分离采收HA的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步骤;正交试验步骤;溶液HA分离效果评价指标;溶液中HA的浓度的测定。以天然表面活性剂椰子油皂苷(CAPB)作为起泡剂和捕集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泡沫分离采收HA的最佳工艺条件:常温下,透明质酸溶液pH为7、分离气速为350mL/min、加液量为200mL、收集时间为10min、椰子油起泡剂浓度为0.035g/L、透明质酸初始浓度为50mg/L。此时,HA富集比E=6.821,回收率R=66.4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沫分离,尤其是涉及以天然表面活性剂椰子油皂苷(CAPB)作为起泡剂,分离采收水溶液中微量透明质酸的水溶液中微量透明质酸的泡沫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又名玻璃酸、糖醛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聚合物,是由单位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构成的高级酸性直连粘多糖。透明质酸(HA)在保健品、化妆品及临床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1]。2015年,在世界范围内,在美容产品和医学方面,透明质酸总制售价值约达到40~60亿美元,而且有相当高的增长速度,据相关专家预估,到2020年,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每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透明质酸需求火爆,化妆品级HA市售价2~3万元/kg,医药级HA市售价约为80~150万元/kg。目前HA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微生物发酵法,产量达到4~5g/L,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透明质酸主要有季铵盐法、氯仿法、离子交换层析、乙醇沉淀法、大量稀释膜滤法等,然而,HA独特的生理性质,使得其传统分离提取工艺成本相对较高[8]。寻找一种适用于低浓度HA溶液,尽可能将发酵液中HA采收完全、工艺设备简单、低投入低原料耗损的提取方法意义重大。泡沫分离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提取工艺,具有在溶液浓度低时效率更高、处理能力大、高采出率、耗损小、费用投入较低、装置简单以及可将目的产物和添加剂分离等优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2]。泡沫分离法对于微量的溶质分离有显著的优势,大大弥补了目前对于HA提取方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Balazs E A,Laurent T C,Jeanloz R W.Nomenclature of hyaluronic acid[J].Biochemical Journal,1986,235(3):903.
[2]Necas J J,Bartosikova L,Brauner P,et al.Hyaluronic acid(hyaluronan):A review[J].VeterinárníMedicína,2008,53(8).
[3]杨素珍,阚洪玲,张天民.透明质酸在美容化妆品方面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10,(07):275-278.
[4]符移才,魏少敏,金锡鹏.透明质酸与皮肤的关系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9,(06):27-29.
[5]张文会.透明质酸的药物载体作用(待续)[J].日用化学品科学,1998,(01):43.
[6]张文会.透明质酸的药物载体作用(续完)[J].日用化学品科学,1998,(02):43.
[7]邱立朋,龙苗苗,陈大为.透明质酸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3,(09):1376-1382.
[8]Cifonelli J A,Mayeda M.The purification of hyaluronic acid by theuse of charcoal☆[J].Biochim Biophys Acta,1957,24(2):397-400.
[9]丁霞.透明质酸的生物合成及其纯化[D].南京理工大学,2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5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