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无线射频芯片预制混凝土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2191.4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宣景伟;苏奇;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52 | 分类号: | E04C2/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无线 射频 芯片 预制 混凝土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切地说是一种具有无线射频芯片预制混凝土构件。
背景技术
国家的建筑产业的工业化要求,广泛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部设置无线射频芯片是对构件唯一性识别的要求,对于无线射频芯片的尺寸和放置方法处于无序的状态,由于无线射频芯片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其放置方法的优劣直接导致无线射频芯片识别能力强弱,按照无线射频芯片识别的要求,识别器的射频波应与无线射频芯片垂直,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目前,无线射频芯片与钢筋之间采用铁丝简单的连接和浇筑混凝土后将无线射频芯片挤入混凝土中都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在后续工序中会导致无线射频芯片方向的偏离,在最不利情况通过识别器识别不到相应的无线射频芯片。通过了解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和预埋件的布置规律,为了提高无线射频芯片设置简便有效,提高无线射频芯片被识别的有效性,发明一种无线射频芯片的封装外形和固定方式,满足不同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置无线射频芯片的需求,同时提高识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无线射频芯片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无线射频芯片、钢筋及混凝土,且所述无线射频芯片通过固定件固定于钢筋上,且所述无线射频芯片为超高频芯片,封装尺寸长度为50mm-200mm,宽度为10mm-60mm,厚度1mm-5mm,两端设置直径2.8mm圆孔。
所述无线射频芯片的宽度小于30mm时,两端各设置一个圆孔。
所述无线射频芯片的宽度不小于30mm时,两端各设置两个圆孔。
无线射频芯片工作频率860MHz~960MH,符合ISO18000-6B/6C协议。
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圆孔内,且第二固定部固定于钢筋上。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两固定端和两连接于固定端一端的卡扣端。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两圆弧部,且所述圆弧部的一端连接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无线射频芯片的封装和固定方式,提高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无线射频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无线射频芯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无线射频芯片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无线射频芯片2、钢筋1及混凝土,且所述无线射频芯片2通过固定件3固定于钢筋1上,且所述无线射频芯片2为超高频芯片,封装尺寸长度为50mm-200mm,宽度为10mm-60mm,厚度1mm-5mm,两端设置直径2.8mm圆孔。
所述无线射频芯片的宽度小于30mm时,两端各设置一个圆孔。所述无线射频芯片的宽度不小于30mm时,两端各设置两个圆孔。无线射频芯片工作频率860MHz~960MH,符合ISO18000-6B/6C协议。
所述固定件3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且所述第一固定部31固定于圆孔内,且第二固定部32固定于钢筋上。所述第一固定部31包括两固定端311和两连接于固定端一端的卡扣端312。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两圆弧部,且所述圆弧部的一端连接一起。固定件根据钢筋不同的直径分为4种固定件,钢筋段6~10,钢筋段12~16,钢筋段18~22,钢筋段25~32。固定件材质为塑料。固定件与无线射频芯片连接方式为圆锥形快速连接头,无线射频芯片可以绕圆心转动。固定件与钢筋连接为卡扣式,分为4种不同的直径段。
无线射频芯片、固定件、钢筋连接方式,根据钢筋之间的间距和识别的要求选择合适长度的无线射频芯片的封装方式,在放置模式上有3种可以选择,横放、竖放、斜放,最终要求是无线射频芯片的面与预制混凝土构件完成面平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2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