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架的支撑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5554.X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5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哲;陈海亮;焦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支撑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架的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企业在新产品单台或小批试制试验样车时,不同于流水线生产,个别零部件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在车桥或轮胎缺失时,无法保证车架稳定的支撑。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简单的垫块或支撑块来撑起整个车架,稳定性较差,不能保证人员与车辆的安全,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架的支撑工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的支撑工装,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包括前底座、前横梁和前支座,所述前横梁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前底座上,所述前支座安装在所述前横梁上,且所述前支座适于支撑车架的前部;后支架,所述后支架包括后底座、后横梁和后支座,所述后横梁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后底座上,所述后支座安装在所述后横梁上,且所述后支座适于支撑车架的后部;其中,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之间的间距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架的支撑工装,通用性强,无需针对特定车型进行专门的开发与制造,可保证实验人员与试验样车的安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架的支撑工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底座包括前底框、前立柱和前纵梁,所述前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底框上,所述前纵梁至少为两个且支撑在所述前立柱上,所述前横梁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前纵梁上;所述后底座包括后底框、后立柱和后纵梁,所述后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底框上,所述后纵梁至少为两个且支撑在所述后立柱上,所述后横梁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后纵梁上。
具体地,所述前底框为矩形,所述前立柱为四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前底框的四个角上,所述前纵梁为两个,且每个所述前纵梁分别支撑在两个所述前立柱上;所述后底框为矩形,所述后立柱为四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后底框的四个角上,所述后纵梁为两个,且每个所述后纵梁分别支撑在两个所述后立柱上。
优选地,所述前立柱与所述前底框以及所述前纵梁之间均设有前加强板;所述后立柱与所述后底框以及所述后纵梁之间均设有后加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支座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前横梁上;所述后支座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后横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支座的上部设有螺纹连接部以使所述前支座的高度可调。
可选地,所述前支座的顶端设有前缓冲块,所述后支座的顶端设有后缓冲块。
具体地,所述前缓冲块为圆形,所述后缓冲块为长度沿左右方向的矩形,且外侧具有向上的弯折段。
可选地,所述前底座的底部设有前垫脚,所述后底座的底部设有后垫脚。
可选地,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为分体式结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性实施例的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性实施例的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支撑工装1000,
前支架100,前底座110,前底框111,前立柱112,前纵梁113,前加强板114,前横梁120,前支座130,前缓冲块131,螺纹连接部132,前垫脚140,
后支架200,后底座210,后底框211,后立柱212,后纵梁213,后加强板214,后横梁220,后支座230,后缓冲块231,后垫脚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5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