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多叶翻板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8670.1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7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培红;李博;朱建安;赵铁;张业明;王帅;陈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53 | 分类号: | F16K31/53;F16K31/60;F16K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多叶翻板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多叶翻板阀。
背景技术
随着焦炉煤气由于短缺而价格走高,使得皮江法炼镁成本增加。随着多风道燃烧器的发展,通常采用煤粉来替代焦炉煤气。为保证煤粉充分燃烧,制备的煤粉细度与水份含量须符合规范要求。在煤粉制备系统中,原煤仓下料口用的多是棒阀或平板闸阀。棒阀一般只能满足中小粒径固体煤的给料控制,当允许物料流通时需逐个抽出棒条,当阻止物料流通时需逐个插入棒条。棒阀对物料流通的控制很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平板闸阀通过控制开合调节物料流量时需要很大的力,且存在堵料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固态物料流量调节存在控制不便、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卸料效率较高的手动多叶翻板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动多叶翻板阀,包括:用于进行力量传递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用于为所述手动多叶翻板阀提供支撑的框架,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转动开度控制物料流量的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用于将外力传递至第二阀板的蜗轮蜗杆减速机,用于为框架与蜗轮蜗杆减速机提供连接的安装板,用于装设第一阀板的第一轴承座与第三轴承座,用于装设第二阀板的第二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用于起密封与防磨损作用的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第四轴套;其中,
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均安装在框架上,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位于框架一侧,相对地,第三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位于框架的另一侧,且第一轴承座与第三轴承座相对应,第二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相对应;第一阀板装设于第一轴承座与第三轴承座之间,且第一阀板与第一轴承座之间装设有第二轴套,第一阀板与第三轴承座之间装设有第三轴套;第二阀板装设于第二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之间,且第二阀板与第二轴承座之间装设有第一轴套,第二阀板与第四轴承座之间装设有第四轴套;在框架外侧、第一轴承座处安装有第一齿轮,在框架外侧、第二轴承座处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阀板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阀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在框架下侧且凸出,并与框架下侧焊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多叶翻板阀中,通过手动摇动蜗轮蜗杆减速机上的手轮带动蜗轮蜗杆减速机运动,蜗轮蜗杆减速机带动第二阀板转动,转动的第二阀板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并通过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使得第一阀板转动。通过上述传动关系,就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多叶翻板阀内部叶片的开合度大小,进而控制固态物料颗粒流量大小。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多叶翻板阀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卸料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多叶翻板阀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框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阀板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阀板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多叶翻板阀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多叶翻板阀包括:用于进行力量传递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2,用于为所述手动多叶翻板阀提供支撑的框架7,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转动开度控制物料流量的第一阀板9与第二阀板10,用于将外力传递至第二阀板10的蜗轮蜗杆减速机8,用于为框架7与蜗轮蜗杆减速机8提供连接的安装板11,用于装设第一阀板9的第一轴承座12与第三轴承座14,用于装设第二阀板10的第二轴承座13与第四轴承座15,用于起密封与防磨损作用的第一轴套3、第二轴套4、第三轴套5、第四轴套6;其中,
第一轴承座12、第二轴承座13、第三轴承座14、第四轴承座15均安装在框架7上,第一轴承座12与第二轴承座13位于框架7一侧,相对地,第三轴承座14与第四轴承座15位于框架7的另一侧,且第一轴承座12与第三轴承座14相对应,第二轴承座13与第四轴承座15相对应;第一阀板9装设于第一轴承座12与第三轴承座14之间,且第一阀板9与第一轴承座12之间装设有第二轴套4,第一阀板9与第三轴承座14之间装设有第三轴套5;第二阀板10装设于第二轴承座13与第四轴承座15之间,且第二阀板10与第二轴承座13之间装设有第一轴套3,第二阀板10与第四轴承座15之间装设有第四轴套6;在框架7外侧、第一轴承座12处安装有第一齿轮1,在框架7外侧、第二轴承座13处安装有第二齿轮2,第一齿轮1与第一阀板9固定连接,第二齿轮2与第二阀板10固定连接;安装板11在框架7下侧且凸出,并与框架7下侧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8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