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片脱胶机下料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0412.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严徇成;张亚超;何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金太阳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77 | 分类号: | 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片 脱胶 机下料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脱胶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片脱胶机下料台。
背景技术
硅片是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部件,其制备过程是将硅棒粘接在晶托上,由线切机加工成硅片,然后再随晶托一起送入脱胶机从晶托上剥离,晶托随着传送机构移动到脱胶机的下料槽,下料槽中设置有如图3所示的下料台4,下料台4高于下料槽2中的液面3,工人位于下料槽2端壁外侧将晶托搬到下料台4上,对残留的胶进行清理,由于下料台4具有一定的宽度,使晶托离工人一定的距离,工人需要身体前倾搬起晶托,对腰部造成较大的负担,工人十分容易疲劳,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腰部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片脱胶机下料台,可以解决现有硅片脱胶机下料台设置于下料槽中,使晶托远离工人,导致容易使工人疲劳、造成腰部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硅片脱胶机下料台,连接于硅片脱胶机的下料槽,包括水平向下料槽外延伸的托板,所述托板底面设置有竖直的外挡杆、内挡杆和限位挡杆,所述外挡杆和内挡杆分别贴合下料槽侧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限位挡杆贴合下料槽端壁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托板外端下表面与外挡杆下部之间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外挡杆及支撑杆分别设有两根,所述两根外挡杆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外挡杆、内挡杆和限位挡杆的长度依次缩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通过外挡杆、内挡杆和限位挡杆对水平向下料槽外延伸的托板实现定位,晶托可以移动到贴合下料槽端壁,靠近工位,降低对腰部的负担,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轮流连接在下料槽两侧壁,避免长期单侧搬运工作造成腰部损伤;
二、支撑杆可以增加托板的稳定性及强度,防止变形,延长使用寿命;
三、两根外挡杆及支撑杆使托板更加稳定,加强杆增加外挡杆的强度,防止变形脱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四、外挡杆、内挡杆和限位挡杆的长度依次缩短,取、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现有硅片脱胶机下料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硅片脱胶机下料台,连接于硅片脱胶机1的下料槽2,包括水平向下料槽2外延伸的托板5,所述托板5底面设置有竖直的、长度依次缩短外挡杆6、内挡杆10和限位挡杆9,所述外挡杆6和内挡杆10分别贴合下料槽2侧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限位挡杆9贴合下料槽2端壁的外表面,所述外挡杆6设有两根,所述两根外挡杆6之间连接有加强杆8,所述托板5外端下表面与每根外挡杆6下部之间分别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杆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金太阳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淮安金太阳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0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