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梁摩托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957.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开学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4 | 代理人: | 胡长生 |
地址: | 401328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梁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梁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弯梁摩托车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车型,在国内及东南亚各国有着广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弯梁车多采用主体梁式结构车架,其刚度和强度较弱。一方面,车架主梁受运动中的冲击负荷较大,同时受发动机震动的影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其结构特点,无法有效保护发动机等主要部件,同时,在整体外观上缺乏力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弯梁摩托车需求的变化,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弯梁车主体梁式结构车架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间框架结构、包围式的弯梁摩托车车架,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弯梁摩托车车架,包括主立管、车架主梁、座椅主梁、后座支撑、动力悬挂组件和发动机下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立管设置在车架正前方;所述车架主梁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根,其前端与所述主立管上端固定连接,中部向后、向下弯折延伸,后端与所述后座支撑下端及所述动力悬架组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座椅主梁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根,其前端固定在所述车架主梁中部且与车架主梁形成一定夹角并向后延伸,后端与所述后座支撑上端固定连接且继续向后延伸形成车辆货架;所述后座支撑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根且设置在座椅主梁与车架主梁之间;所述发动机下保护托架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根,其前端与所述主立管下端固定连接,中部弯折向后延伸,后端与所述动力悬挂组件下端或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悬挂组件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根支柱及设置在支柱之间的横杆,支柱的上端与车架主梁的后端连接,支柱的下端与发动机下保护托架的后端连接,横杆中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发动机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弯梁摩托车车架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根,呈开口端朝下的V型,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发动机下保护托架中部,上端固定在所述车架主梁中部;所述车架主梁与所述动力悬挂组件、发动机下保护托架以及连接支架间形成的空间为发动机舱。
进一步的,所述弯梁摩托车车架还包括保险杠组件,所述保险杠组件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根,呈U型结构,其开口端固定在所述发动机下保护托架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主梁和座椅主梁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发动机下保护托架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梁。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主梁、座椅主梁、发动机下保护托架为一体结构或分段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悬挂组件二根支柱内侧或外侧还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后轮平叉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下保护托架后端底部或发动机下部,还固定安装有脚蹬连杆,所述脚踏连杆为一体或分段结构。
本实用新型弯梁摩托车车架,其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包围式结构的车架,大大增加了弯梁车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可以将发动机完全包裹在发动机舱内,有效避免了现有弯梁车发动机裸露容易受损的问题;另一方面,弯梁车表面安装的各种装饰件,将与车架外轮廓平齐且略朝内安装,可以避免日常行驶中的磨损,并且,采用包围式结构车架,也使得车辆整体更具力量感,更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
2)设置在动力悬挂组件内侧的后轮平叉固定件,可以将后轮平叉固定安装在左右对称的动力悬挂组件内,区别于现在技术中采用的后轮平叉安装在车架外侧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的固定及调整后轮平叉左右摆动,从而降低车辆后轮承受的冲击,提高运行稳定性和驾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弯梁摩托车车架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弯梁摩托车车架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弯梁摩托车车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1为主立管;2为车架主梁;3为座椅主梁、301为车辆货架;4为后座支撑;5为动力悬挂组件、501为支柱、502为横杆、503为后轮平叉固定件、504为发动机固定件;6为发动机下保护托架;7为连接支架;8为保险杠组件;9为发动机舱。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弯梁摩托车车架,包括主立管1;车架主梁2、座椅主梁3、后座支撑4、动力悬挂组件5和发动机下保护托架6;其中:
主立管1居中设置在车架正前方;车架主梁2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其前端与主立管1上端焊接为一体,中部向后、向下弯折延伸,后端与后座支撑4下端及动力悬架组件5上端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开学,未经邹开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