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多功能的流体互联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0815.6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管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中林 |
主分类号: | B60G21/06 | 分类号: | B60G21/06;B60G21/073;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多功能 流体 悬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多功能的流体互联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侧翻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是关系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全球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侧翻事故每年造成6OOO多人死亡,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降低侧翻事故的发生率成为重中之重的社会问题,现有的车辆在在应对侧倾俯仰的技术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技术方面也相当单一,在相应平整路上快速行驶时如遇突发事件而紧急刹车或者需要急转躲闪避让再或者紧急刹车转弯时,都会容易导致侧倾或者前后俯仰甚至导致翻车事故,在高低不平路面行驶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快速翻越行驶,否则会出现受损,单个车轮或者单组车轮在行进中由于路面不平所产生的冲击力一般都是由单个或者单组的车轮来承受,因此对于单个或者单组的车轮来说冲击力较大,震动也就比较大,也更容易受损,单个或者单组车轮在受到冲击由于减震装置产生的高度幅度变化基本不会对其他的车轮的高低产生影响,因此这样车体也更容易发生较大的倾斜,甚至翻车。而且现有的车辆主动悬架控制系统,消扭和防侧倾都是控制单个悬架的升降或者提高刚度的,运用ECU和繁多的电控元件来控制每个单一悬架升降和刚度,升高了车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同步控制转换两边悬架,防止车辆切斜,减少颠簸的实现多功能的流体互联悬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实现多功能的流体互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机构和控制交叉升降转换器,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前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所述的前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分别设置在汽车的前车轮和后车轮上侧,所述的前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上分别设置有接口;所述的控制交叉升降转换器包括缸体、隔板、活塞杆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设置在缸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活塞杆可滑动的穿过隔板,所述的活塞分别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两端,所述的活塞与缸体前端之间、活塞与隔板之间、活塞与缸体末端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口,从前到后分别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的第一连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汽车左侧和右侧的前缓冲机构的接口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汽车左侧和右侧的后缓冲机构的接口连接。
还包括等量同步转换平衡器、转向器、感应装置、流体泵和流体源;所述的转向器包括两个工作流体口、一个流体输入口和一个回流口;所述的流体泵连接在转向器和流体源之间,所述的流体源通过管道与回流口连接,所述的感应装置与转向器连接;所述的等量同步转换平衡器包括缸体、隔板、活塞杆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包括有两个且固定设置在缸体的内部并将缸体内部分隔为三个室体,所述的活塞杆可滑动的穿过隔板,所述的活塞包括三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两端和中间位置,活塞分别位于缸体内部的三个室体内,所述的活塞与缸体前端之间、活塞与隔板之间、活塞与缸体末端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口,从前到后分别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和第六连接口;所述的等量同步转换平衡器的第一连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控制交叉升降转换器的第一连接口连接;所述的等量同步转换平衡器的第二连接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控制交叉升降转换器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的等量同步转换平衡器的第三连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控制交叉升降转换器的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的等量同步转换平衡器的第四连接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控制交叉升降转换器的第四连接口连接;所述的等量同步转换平衡器的第五连接口通过管道与转向器的其中一个工作流体口连接,所述的等量同步转换平衡器的第六连接口通过管道与转向器的另一个工作流体口进行连接。
还包括控制等量同步升降器和第二转向器;所述的转向器包括两个工作流体口、一个流体输入口和一个回流口;所述的控制等量同步升降器包括缸体、隔板、活塞杆、活塞和橡胶隔膜,所述的隔板包括有四个且固定设置在缸体的内部且将缸体内部分隔成五个室体,所述的活塞杆位于缸体的内部且可滑动的穿过隔板,所述的活塞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且分别位于五个室体内部,所述的橡胶隔膜固定设置在缸体的末端;所述的缸体上分别位于五个室体内且位于活塞的前侧设置有前侧连接口,所述的缸体上分别位于五个室体内且位于活塞的后侧设置有后侧连接口;所述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二转向器的其中一个工作流体口分别与其中一个前侧连接口连接,所述的第二转向器另一个工作连接口与其中一个后侧连接口连接,第二转向器与流体泵和流体源的连接方式与转向器与流体泵和流体源的连接方式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中林,未经管中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0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增强片材的面板的制造方法,和地板
- 下一篇:客车及其空调顶置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