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782.9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谢钧;李志军;王文才;赵亮;孟瑞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亚乐士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306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氧化 | ||
1.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第三蓄热室(3)、第四蓄热室(4)、第五蓄热室(5)、氧化室(6)、主进气管(7)、主排气管(8)和烟囱(9),所述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第三蓄热室(3)、第四蓄热室(4)和第五蓄热室(5)依次设置在氧化室(6)的下端,所述第一蓄热室(1)上设置有第一蓄热室进气支管(10)、第一蓄热室排气支管(11),第二蓄热室(2)上设置有第二蓄热室进气支管(12)和第二蓄热室排气支管(13),第三蓄热室(3)上设置有第三蓄热室进气支管(14)和第三蓄热室排气支管(15),第四蓄热室(4)上设置有第四蓄热室进气支管(16)和第四蓄热室排气支管(17),第五蓄热室(5)上设置有第五蓄热室进气支管(18)和第五蓄热室排气支管(19),所述第一蓄热室进气支管(10)、第二蓄热室进气支管(12)、第三蓄热室进气支管(14)、四蓄热室进气支管(16)和第五蓄热室进气支管(18)均连接在主进气管(7)上,所述第一蓄热室排气支管(11)、第二蓄热室排气支管(13)、第三蓄热室排气支管(15)、第四蓄热室排气支管(17)和第五蓄热室排气支管(19)均连接在主排气管(8)上,所述主进气管(7)的进气端与Voc气体放空管连通,所述主排气管(8)的排气端与烟囱(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进气支管(10)、第二蓄热室进气支管(12)、第三蓄热室进气支管(14)、第四蓄热室进气支管(16)、第五蓄热室进气支管(18)、第一蓄热室排气支管(11)、第二蓄热室排气支管(13)、第三蓄热室排气支管(15)、第四蓄热室排气支管(17)和第五蓄热室排气支管(19)上均设置有气动提升阀(20),且每台气动提升阀(20)之间彼此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室(6)的内部设置有烧嘴(21),所述烧嘴(21)用于为氧化室(6)提供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第三蓄热室(3)、第四蓄热室(4)和第五蓄热室(5)上均连接有反吹支管(22),所述反吹支管(22)进气端均连接在反吹主管(23)上,所述反吹主管(23)的进气端与稀释空气主管(28)相连,稀释空气主管(28)通过风机(27)与大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支管(22)上均设置有反吹空气切断阀(24),所述反吹空气切断阀(24)与气动提升阀(20)彼此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7)上设置有尾气隔离阀(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空气主管(28)和主进气管(7)之间设置有稀释空气切断阀(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亚乐士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亚乐士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7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剂校准
- 下一篇:三维对象的材料体积覆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