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782.9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谢钧;李志军;王文才;赵亮;孟瑞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亚乐士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306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氧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应用于有机化工行业、石油炼化行业、天然气行业、冶金行业等含有有机化合物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Voc包含各种可于室温下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在一般的室内环境中有着100种以上的Voc。主要成分有: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利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其中常见的Voc种类有甲苯(Toluene)、二甲苯 (Xylene)、对-二氯苯 (para-dichlorobenzene)、乙苯 (Ethyl benzene)、 苯乙烯(Styrene)、甲醛 (Formaldehyde)、乙醛 (Acetaldehyde)等。苯、甲苯、卤代烯烃(三氯乙烯、二氯乙烯) 等已被怀疑或确定为致癌物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主要为化学品、化学溶剂、汽车尾气和燃烧废气。化学品主要存在于石油、化工、加油站等生产和销售单位,而化学溶剂则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油漆,室内和车内装饰,还是电子电器等设备都可能含有挥发性的有机物。Voc对环境及动植物的危害是极大的,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减少其对环境及动植物的危害,而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简称五室RTO)就是为了更加全面、科学、完善的对Voc尾气进行处理,达到国标甚至是国际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解决了Vocs减排、气味处理、有害空气污染物处理、有毒空气处理、黑烟排放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第四蓄热室、第五蓄热室、氧化室、主进气管、主排气管和烟囱,所述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第四蓄热室和第五蓄热室依次设置在氧化室的下端,所述第一蓄热室上设置有第一蓄热室进气支管、第一蓄热室排气支管,第二蓄热室上设置有第二蓄热室进气支管和第二蓄热室排气支管,第三蓄热室上设置有第三蓄热室进气支管和第三蓄热室排气支管,第四蓄热室上设置有第四蓄热室进气支管和第四蓄热室排气支管,第五蓄热室上设置有第五蓄热室进气支管和第五蓄热室排气支管,所述第一蓄热室进气支管、第二蓄热室进气支管、第三蓄热室进气支管、四蓄热室进气支管和第五蓄热室进气支管均连接在主进气管上,所述第一蓄热室排气支管、第二蓄热室排气支管、第三蓄热室排气支管、第四蓄热室排气支管和第五蓄热室排气支管均连接在主排气管上,所述主进气管的进气端与Voc气体放空管连通,所述主排气管的排气端与烟囱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蓄热室进气支管、第二蓄热室进气支管、第三蓄热室进气支管、四蓄热室进气支管、第五蓄热室进气支管、第一蓄热室排气支管、第二蓄热室排气支管、第三蓄热室排气支管、第四蓄热室排气支管和第五蓄热室排气支管上均设置有气动提升阀,且各个气动提升阀之间彼此联动。
优选地,所述氧化室的内部设置有烧嘴,所述烧嘴用于为氧化室提供热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第四蓄热室和第五蓄热室上均连接有反吹支管,所述反吹支管进气端均连接在反吹主管上,所述反吹主管的进气端通过风机与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反吹支管上均设置有反吹空气切断阀,所述反吹空气切断阀与气动提升阀彼此联动。
优选地,所述主进气管上设置有尾气隔离阀。
优选地,所述反吹主管和主进气管之间设置有稀释空气切断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燃烧处理技术的范畴,但是又比通常意义的催化燃烧处理技术更加的节能环保,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在热氧化阶段中加入蓄热式交换器,预热Vocs废气,再进行氧化反应。随着蓄热材料的发展,目前蓄热式热交换器的热回收率已经达到95%以上,而且占用空间越来越小,这样辅助燃烧的消耗量很小。同时,由于现在的蓄热材料都选用陶瓷填料,所以可处理腐蚀性或含有颗粒物的Vocs废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亚乐士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亚乐士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剂校准
- 下一篇:三维对象的材料体积覆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