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重和坡度自适应的电动车辆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4812.X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6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殷德军;张凯;陈昊;张冰;丁佐蓬;王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奥特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8 | 分类号: | B60L1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 坡度 自适应 电动 车辆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载重和坡度自适应的电动车辆控制系统,属于智能新能源车辆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车辆尤其是电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整车质量和路面坡度是影响车辆纵向动力学控制的重要参数,因此车辆载重与坡度自适应的控制技术也成为车辆驱动/制动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
现有技术对车辆载重与坡度自适应的控制具有较大的缺陷:1、应用较多的传感器,大部分智能控制车辆都加装了加速度传感器或其它传感器,这不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还大大增加成本。2、在技术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估计整车质量和路面坡度,对硬件要求较高,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重和坡度自适应的电动车辆控制系统,至少包括以下硬件:第一力矩检测器、上层控制器、第二力矩检测器、第一数据处理芯片、被控制电动车辆MCU、第二数据处理芯片、车轮转速检测器、增益比较器。
所述第一力矩检测器用于接收上层控制器反馈的信息,生成上层控制器输出的第一动力扭矩Tr;所述第一动力扭矩Tr即为车辆电机扭矩;所述第一力矩检测器与上层控制器相连接,同时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芯片电联接。
所述上层控制器为电动车辆的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所述第一力矩检测器连接。
所述第二力矩检测器用于通过力矩传感器检测人力和/或发动机对车辆施加扭矩的信号,同时与发动机控制系统通讯连接,通过节气门开度或喷油量获得发动机对车辆施加的扭矩,输出第二动力扭矩Tp;所述第二力矩检测器与车辆的力矩传感器连接,与第二数据处理芯片通讯连接,同时与所述被控电动车辆MCU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扭矩Tp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驾驶员对车辆施加的扭矩;当所述车辆为纯电动非助力车时,则所述第二动力扭矩的数值为0。
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芯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力矩检测器生成的第一动力扭矩信息Tr和增益比较器输出的补偿扭矩Tmc,并输出第三动力扭矩Tm;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芯片与所述第一力矩检测器电联接,与所述增益比较器电联接;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芯片通讯连接,且与被控制电动车辆MCU通讯连接。
所述被控制电动车辆MCU用于接收动力扭矩T*,并控制被控制电动车辆的行驶参数;所述动力扭矩T*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芯片输出的第三动力扭矩Tm和第二力矩检测器输出的第二动力扭矩Tp;所述被控制电动车辆MCU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芯片、所述第二力矩检测器通讯连接,并与被控电动车辆的ECU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被控制电动车辆MCU与所述车轮转速检测器电联接,向车轮转速检测器发送指令。
所述第二数据处理芯片用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理想名义轮转速w*;所述第二数据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芯片、所述第二力矩检测器通讯连接,并与增益比较器通讯连接。
所述车轮转速检测器用于测得实际车轮转速w;所述车轮转速检测器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外部传感器,所述车轮转速检测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将电机转速数据处理为实际车轮转速的检测器;所述车轮转速检测器与被控制电动车辆MCU连接,与增益比较器通讯连接。
所述增益比较器用于实时比较w*-w的差值,并经数据处理得到补偿扭矩Tmc;所述增益比较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芯片、所述车轮转速检测器通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芯片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载重和坡度自适应的电动车辆控制系统,对于电动车辆具有良好的载重和坡度自适应效果,在载重和坡度发生变化时,可智能调节输出力矩,使车辆平稳运行,而且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使电动车辆更加智能化,提高车辆的动力性与舒适性。
2、未增加传感器、GPS等额外的设备,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且降低成本。
3、毋需对车辆质量和路面坡度进行估计,节约系统硬件资源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载重和坡度自适应的电动车辆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连接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奥特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南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奥特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4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