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7238.3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孟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金来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H01T23/00;A61L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抽走 臭氧 电极 | ||
1.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管(1),金属管(1)的侧壁上设有抽气口(2),金属管(1)的端口与排风管(3)的进气口相通,排风管(3)的出气口与抽风机(4)的进气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放电针(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金属管(1)呈网状或栅栏状布置,每个金属管(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抽气口(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2)穿过放电针(5)的侧壁或针尖与外界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金属管(1)沿竖直方向并列布置或沿水平方向并列布置,金属管(1)的二端分别与一个排风管(3)的进气口相通,每个排风管(3)的出气口分别与抽风机(4)的进气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所述抽气口(2)的直径为5~50mm,相邻的抽气口(2)之间的距离为10~120mm,相邻的金属管(1)之间的距离为50~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2)的直径为10~40mm,相邻的抽气口(2)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相邻的金属管(1)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为不锈金属管或碳金属管制成的芒刺线或锯齿芒刺线,金属管(1)的二端分别与一个排风管(3)的进气口相通,每个排风管(3)的出气口分别与抽风机(4)的进气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2)的直径为5~50mm,相邻的抽气口(2)之间的距离为10~120mm,相邻的金属管(1)之间的距离为50~1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抽走臭氧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2)的直径为10~40mm,相邻的抽气口(2)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相邻的金属管(1)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金来,未经孟金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72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