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6735.X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2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虎;张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 调节 复位 流变 阻尼 | ||
1.一种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以及活塞杆;
所述外部结构包括:上连接头、上密封件、阻尼器外套筒、下密封件;
所述内部结构包括:感应线圈、内密封件;
所述活塞杆包括:永磁体、内活塞杆、活塞、外活塞杆;
所述下密封件、所述内密封件内部均设置有通孔;
所述活塞的侧壁装嵌设置有励磁线圈;
所述上连接头设置在所述上密封件顶部,所述上密封件装嵌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顶部,所述下密封件装嵌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底部;
所述感应线圈、所述内密封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内壁上;
所述永磁体、所述内活塞杆、所述活塞、所述外活塞杆由上至下依次连接;
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下密封件、所述内密封件之间;
所述内活塞杆可活动地插装在所述内密封件内部;
所述外活塞杆可活动地插装在所述下密封件内部,所述外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头;
所述阻尼器外套筒位于所述内密封件上方的内壁、所述内密封件的顶部均铺设有隔磁层;
所述阻尼器外套筒内壁、所述内密封件底部、所述活塞顶部形成的密闭空腔以及所述阻尼器外套筒内壁、所述活塞底部、所述下密封件的顶部形成的密闭空腔均填充有磁流变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头上设置有上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头上设置有下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的顶部设置缓冲垫片;
所述缓冲垫片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镶嵌在所述内活塞杆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件、所述内密封件的外壁均设置有密封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多个上固定部件;
所述上固定部件为板件结构;
多个所述上固定部件均匀设置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顶部;
所述上固定部件的一侧的底部与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顶部连接,所述上固定部件的另一侧的底部与所述上密封件的顶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多个下固定部件;
多个所述下固定部件均匀设置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底部;
所述下固定部件的一侧的顶部与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底部连接,所述下固定部件的另一侧的顶部与所述下密封件的底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式可调节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上驱动线圈、下驱动线圈;
所述上驱动线圈、所述感应线圈、所述下驱动线圈、所述内密封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67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减震弹簧的汽车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缓冲性能的汽车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