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940.1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乐观;卢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造动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加工 余料板 回收 设备 智能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1)、扫码器(2)、余料板存放陈列架(3)、带指示灯的识别按钮(4),控制器(1)通过电线分别与扫码器(2)、带指示灯的识别按钮(4)连接,带指示灯的识别按钮(4)安装在余料板存放陈列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料板存放陈列架(3)上设有若干层余料板存放格(31),每层余料板存放格(31)的侧边均安装有对应的带指示灯的识别按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料板存放陈列架(3)包括左侧框架(32)、右侧框架(33),左侧框架(32)与右侧框架(3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层滚轮排(34),上层滚轮排(34)与下层滚轮排(34)之间形成余料板存放格(31);所述带指示灯的识别按钮(4)安装在左侧框架(32)或右侧框架(33)的正面框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排(34)包括前横梁连接件(341)、后横梁连接件(342)、前卡扣件(343)、后卡扣件(344),前横梁连接件(341)安装在左侧框架(32)与右侧框架(33)之间的前部,后横梁连接件(342)安装在左侧框架(32)与右侧框架(33)之间的后部,前卡扣件(343)卡扣在前横梁连接件(341)上,后卡扣件(344)卡扣在后横梁连接件(342)上,前卡扣件(343)与后 卡扣件(344)之间固定连接有排轮组件(3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轮组件(345)包括带长条形轮槽(34A)的轮槽壳(3451)、若干个滚轮(3452),若干个滚轮(3452)布置在长条形轮槽(34A)上,滚轮(3452)的中间穿接有轮轴(3453),轮轴(3453)的两端固定在长条形轮槽(34A)的内两侧壁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料板竖放陈列架(5),余料板竖放陈列架(5)包括左边框架(51)、右边框架(52),左边框架(51)与右边框架(52)底脚之间连接有前支承梁(53)、后支承梁(54),前支承梁(53)、后支承梁(54)上共同固定有底垫板(55);所述左边框架(51)与右边框架(52)之间的后侧面连接有后加强梁(56);所述左边框架(51)与右边框架(52)之间设有若干个格栅架(57),格栅架(57)之间形成有余料板存放缝(58),格栅架(57)固定连接在底垫板(55)、后加强梁(56)上;所述格栅架(57)的正面架体上也安装有带指示灯的识别按钮(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承梁(53)与后支承梁(54)之间连接有固定管(57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框架(32)与右侧框架(33)之间的底脚前后、顶部前后均连接有加固横梁(35);所述左侧框架(32)与 右侧框架(33)之间的顶部固定有顶盖板(3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框架(32)、右侧框架(33)的架体均包括前主柱架(231)、后主柱架(232)、左侧盖板(233)、右侧盖板(234),前主柱架(231)、后主柱架(232)之间连接有若干条横向支撑加强管(235),横向支撑加强管(235)之间连接有斜向支撑加强管(236),左侧盖板(233)、右侧盖板(234)的前后端均通过侧盖板扣接条(237)与其对应的前主柱架(231)、后主柱架(23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板材加工后的余料板回收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料板存放陈列架(3)包括若干个不同宽度规格的余料板存放陈列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造动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造动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9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精加工冷却车刀的刀片专用夹具
- 下一篇:卡爪用压紧浮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