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式拉门体自动回归位的缓速补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371.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6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柯宗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宗正 |
主分类号: | E05F1/16 | 分类号: | E05F1/16;E05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门 自动 回归 补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吊式拉门体自动回归位的缓速补助结构,尤指一种吊式拉门体上端之上滑轨具有一弹性自动回复归位之控制结构装置及一齿动缓速补助机构,以其涡片弹簧的卷复弹力之拉复力,而经轨道内所设齿动缓速补助机构内所设单向轴承的单向阻缓转速的作用下,进而达到拉门体自动回归位为缓速行进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按,往昔传统习有之拉门自动回复归位结构方式,大抵采用拉伸弹簧的拉伸及复伸归位的结构,因其拉伸归位需以拉门归位的距离而设置拉伸弹簧的长度,该拉门的回复距要考虑拉伸弹簧拉门开启距及弹力等多方因素而设置拉伸弹簧的长度,此种结构方式,有如下的缺失:1.拉伸弹簧须设置较长,而影响装设拉门的空间,致使施工上较为麻烦,为其缺失之一。2.拉伸弹簧的拉伸弹力为一定的弹力,为不可调式,所以造成拉伸弹簧的拉力不是太紧,就是太松之缺点,为其缺失之二。3.因为拉伸弹簧结构方式不可调,所以在弹力疲乏下,拉门欲归位时,有关门不完全的问题,为其缺失之三。4.拉伸弹簧长久使用容易弹力疲乏,所以拉门欲归位有关门不完全的问题,因此该拉伸弹簧需要常换新,以保持回复的拉力,因而造成维修的成本,为其缺失之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所有前案专利的结构方式,有其未达到完善的缺失问题,为此,本创作人再以实物测试及加以缓速补助机构的附加,最后终于创作出本实用新型吊式拉门体自动回归位的缓速补助结构,期能解决上述前案专利不足的缺失,进而使拉门体具有自动回归位以及缓速安全关门的功效目的。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式拉门体自动回归位的缓速补助结构,主要在于藉由一弹力拉回控制机构座内所设涡片弹簧的弹性自动回卷复归位的拉力作用下,和滑轨之滑道内的滑动轮座组再补以一缓速补助机构的设置,其中,缓速补助机构是包括一框座、一后端设有轮组与滑动轮座组形成前后对称的滑轮组及一齿轮、及齿轮内装设有一单向轴承的转轮、及藉由一轴柱穿固及一轴承的限位而定位于框座上,其中,该具有单向轴承的齿轮与滑轨内所装设的齿条平面齿作啮合,在齿齿相啮合下,及单向轴承的单向阻缓力的作用下,能为阻却回归位的拉力,并使涡片弹簧卷复的弹力在拉回开启的拉门体时,能做自动缓速行进回归位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缓速补助机构的结构补助设置,其中,滑动轮座组和缓速补助机构为铆固一体之连动式结构,而缓速补助机构的齿轮内装设一单向轴承,该单向轴承的作用为一单向转动为轻盈式,而另一转向能为阻却转动速度,因此,作动拉门体时,开启拉门体为轻盈拉开式,当拉门体欲关闭时,则拉门体受到滑动轮座组和缓速补助机构内之单向轴承的单向阻却,致使拉门体会呈缓速行进关闭门体,进而达到安全缓速关门,另得到关门不会产生较大碰撞声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上述次要目的之功用外,其不仅可为拉门体关闭为一定速度的缓速回归位,可避免瞬间回拉力而夹伤使用者手部,因而得到非常好的安全性功效。
由上之目的观之,则有关本实用新型吊式拉门体自动回归位之缓速补助结构,其所以能达成拉门体既可自动归位又可调整控制回复的弹性力及回复弹力具有缓速行进的功效,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结构特征,现在举一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之详细说明于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剖示图;
图5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状态的平面剖示图;
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施作动关闭门体的平面剖示图;
图7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施作动关闭门体状态的立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
(1)滑轨 (10)卡槽
(2)滑轮座组 (3)缓速补助机构
(30)框座(31)4轮组
(32)齿轮组(33)大齿轮
(34)轴承座(35)转轮
(36)单向轴承(37)轴柱
(38)盖座(39)轴承
(300)左右两开孔 (4)弹力拉回控制机构座
(40)方形盒体(41)圆形转轮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宗正,未经柯宗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3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