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减小高铁路基形变的带挡墙压顶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0782.5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1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廷新;熊大生;张燕;涂启柱;王忠华;储团结;黄俊杰;梁伟;彭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铁路 形变 挡墙 压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减小高铁路基形变的带挡墙压顶梁。
背景技术
目前高铁旁深基坑开挖日益增多,由于地下室设计都遵循地下室最大化的原则,导致深基坑与高铁及高铁相关管线距离很近,而基坑支护桩和压顶梁上部一般都会进行放坡1~2m处理,放坡开挖使整个基坑边缘距离高铁线路更近,这样的基坑结构使高铁路基与基坑之间的土体形成向基坑倾斜的坡面结构,在高铁运营过程中,高铁路基可能出现路基向基坑一侧偏移,导致出现大的路基形变,严重影响高铁运营的安全性。而如果通过将支护桩升高至地面对边缘土层进行侧向支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路基形变的问题,但是升高支护桩会造成基坑支护结构成本大幅度上升,且后期的拆除工作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不利于整个基坑施工的进行。同时压顶梁上部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距地面较低,而高铁侧要求监测频率高,不利于监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基坑支护结构存在影响高铁路基安全性、成本高、拆除施工困难和影响高铁监测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小高铁路基形变的带挡墙压顶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减小高铁路基形变的带挡墙压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支护桩桩顶的压顶梁;所述的压顶梁为靠近基坑边缘位于高铁路基底部的沿水平方向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梁,压顶梁的上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挡墙;所述的挡墙为固定在基坑边缘用于阻挡高铁路基与基坑之间的土体向基坑一侧移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墙浇筑固定在压顶梁的上端面,挡墙的上端不低于高铁路基与基坑之间的土体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铁路基与基坑之间的土体上开挖有排水沟;所述的排水沟侧部贴合在挡墙面向高铁路基一侧的墙体上,排水沟的上端不突出于土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铁路基与基坑之间的土体表面上浇筑有混凝土硬化层;所述的混凝土硬化层一端固定在排水沟的侧部,另一端向高铁路基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顶梁与基坑支护结构内处于最上方的内支撑持平;所述的内支撑的端部与压顶梁侧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墙上端安装有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坑边缘设置挡墙结构,能够对基坑与高铁路基之间的土体提供支撑作用,避免土体滑移造成的高铁路基形变问题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墙结构,避免了土体滑移进入到基坑内,解决了传统基坑支护方式需要对基坑边缘的土体进行开挖成坡面结构,减少了土方开挖量,降低了施工难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进一步对基坑与高铁路基之间的土体进行硬化,能够增强土体的刚性,避免因为高铁运行造成的土体挤压影响高铁路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减少放坡处土方开挖,减小了对高铁周围土体的破坏扰动,减小了高铁路基、桥基、管线变形,便于对支护桩进行高频率监测。实用新型支护成本低、施工便捷,通过现场监测,高铁保护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挡墙,2—护栏,3—位移监测点,4—排水沟,5—混凝土硬化层,6—原设计放坡面,7—减少开挖土体,8—压顶梁,9—支护桩,10—内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一种可减小高铁路基形变的带挡墙压顶梁,本实施例的压顶梁8为靠近基坑边缘的沿水平方向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梁,压顶梁8位于基坑与高铁路基之间的土体表面下方,降低压顶梁8的高度能够大幅度降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难度,也降低了后期支护结构拆除工作的难度。
压顶梁8固定在支护桩9的上端,压顶梁8与处于最上方位置的内支撑10持平,压顶梁8与内支撑10的端部固定连接。压顶梁8的上端浇筑有挡墙1,挡墙1上端安装有护栏。挡墙1为固定在基坑边缘用于阻挡高铁路基与基坑之间的土体向基坑一侧移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墙1浇筑固定在压顶梁8的上端。本实施例的压顶梁8和挡墙9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将压顶梁8内的钢筋骨架与挡墙9内的钢筋骨架焊接连接,能够增加两者的连接强度。
其中,如图1所示,挡墙1的上端不低于高铁路基与基坑之间的土体表面,为了减小挡墙1的施工成本和难度,本实施例的挡墙1的上端与土体表面持平。挡墙1的上端设置有位移监测点3,用于监测高铁路基变化。此处位置距离土体表面更为接近,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监测高铁路基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0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立体道路
- 下一篇:一种冻土区高速公路片块石通风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