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机器人去毛刺实训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965.9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哈工海渡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机器人 毛刺 实训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去毛刺实训站。
背景技术
机器人实训站(台)是一种既能胜任机电类专业教学实验,又能进行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训练、考评的平台,实训站的设计理念源于工业生产的需要,其中,涡轮增压器外形复杂,材质多为高硬度球铁铸件、耐热铸件,涡轮壳、涡轮增压器壳体铸造后的飞边毛刺锋利需要打磨,人工去毛刺效率极低,且很难达到相关精度要求,为了提高打磨效率和打磨精度工业生产上采用专业打磨设别进行打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训站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件打磨领域的实操能力,为将来学生从事相关行业奠定基础,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相关的实训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去毛刺实训站,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实现自动打磨、循环打磨,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件打磨领域的实操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奠定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机器人去毛刺实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定位台、以及动作配合的打磨机器人和取放定位机器人,所述打磨机器人、取放定位机器人和定位台均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打磨机器人的动作执行端设有浮动打磨头,所述取放定位机器人的动作执行端设有取放夹具,所述浮动打磨头设置在取放定位机器人的行程范围内,所述取放夹具设置在打磨机器人的行程范围内,所述定位台上设有分别用于放置待打磨工件和打磨结束工件的工位一和工位二,所述工位一和工位二上均设有用于定位夹持工件的气缸一,所述打磨机器人和取放定位机器人两者均至少具有两个关节臂。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其还包括安全围栏,所述安全围围栏安装在底板上、且其将定位台、打磨机器人、取放定位机器人围合在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安全围栏上设有安全光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取放夹具包括夹头一、夹头二和驱动两者夹持或者释放工件的气缸二,所述夹头一和夹头二两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安装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接触于工件的端面设有内凹的弧形夹持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弧形夹持槽的内壁设有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座一、安装座二,所述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之间通过连杆一连接,所述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内沿连杆一的延伸方向均设有贯通孔一,所述连杆一穿设在贯通孔一内,且安装座一、安装座二两者均能够沿连杆一移动的设置在连杆一上,所述打磨机器人设置在安装座一上,所述取放定位机器人设置在安装座二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座二和定位台之间通过连杆二连接,所述安装座二内沿连杆二的延伸方向设有贯通孔二,所述连杆二穿设在贯通孔二内、且安装座二能够沿连杆二移动的设置在连杆二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定位台上对应每个工位均设有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去毛刺实训站,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实现自动打磨、循环打磨,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件打磨领域的实操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奠定基础;
二、双机器人互相协作,一次装夹,无需换刀,实现快速的连续循环打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定位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件(涡轮增压器),2-底板,4-定位台,6-打磨机器人,8-取放定位机器人,10-浮动打磨球,12-取放夹具,14-工位一,16-工位二,18-气缸一,20-安全围栏,22-夹头一,24-夹头二,26-气缸二,28-安装部,30-夹持部,32-夹持槽,34-安装座一,36-安装座二,38-连杆一,40-万向轮,42-连杆二,44-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哈工海渡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哈工海渡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