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压减振器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6193.2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8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槐;凌平;吴忠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联诚集团减振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减振器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压减振器的密封结构,用于油压减振器的内部密封。
背景技术
铁路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是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列车等轨道交通装备的关键部件,其作用减缓机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保证机车车辆行驶安全,提高列车舒适度。油压减振器水平纵向安装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用来抑制机车车辆的振动。由于车辆油压减振器都是采用液压油作为减振元件,所以液压油的防尘与密封将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一旦油液发生泄漏,其阻尼特性会极大的改变,使得减振器性能变坏甚至失效。但现有的车辆油压减振器,由于在工作时的压力太高,所以密封总是不是很好,很难做到零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压减振器的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密封效果更好,达到油压减振器长久密封不失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油压减振器的密封结构,包括导向支承座与储油缸上端部之间的静密封结构和活塞杆与导向支承座之间的动密封结构,动密封结构包括靠活塞杆外端的低压密封圈和靠活塞杆内端的高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密封圈和高压密封圈之间具有过渡积油槽,所述的过渡积油槽通过泄油通道与储油缸的低压油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的泄油通道为与活塞杆同轴的锥形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高压密封圈为带O型橡胶圈作施力元件的聚四氟乙烯格来圈。
优选的,所述的低压密封圈为带弹簧作弹性补偿的带骨架的唇形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导向支承座与储油缸上端部之间形成向活塞杆外端一侧开口的凹槽,所述的静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的凹槽中,从内到外包括V型垫圈、O型密封圈、垫片和外螺盖,所述的O型密封圈分别设置于V型垫圈的内环边缘和外环边缘,所述的外螺盖与储油缸上端部的内腔螺纹配合压紧垫片。
优选的,所述的泄油通道宽度为2-4mm。
优选的,所述的活塞杆表面具有金属陶瓷超细粉末喷涂层。
本实用新型将低压密封圈和高压密封圈间的过渡积油槽通过泄油通道与储油缸的低油压区即低压油腔连接,相当于对过渡积油槽进行泄压,当活塞杆向外拉伸时,压力缸内的高压油(最大压力可到10~25MPa)经过一道高压密封圈后,微渗漏的油液达到高压密封圈与低压密封圈之间的过渡积油槽,经泄油通道流向储油缸的低压油腔;当活塞杆向内压缩时,压力缸内的高压油同样经过高压密封圈后微渗漏油液达到高压密封圈与低压密封圈之间的过渡积油槽,经泄油通道流向储油缸的低压油腔。由于储油缸的低压油缸内的油压较低,压力在-0.03Mpa~0.05Mpa之间变化,而低压密封圈密封的压力也就相当于储油缸的低压油腔的压力,使低压密封圈不受压力冲击,达到油压减振器长久密封不失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油压减振器的密封结构,包括导向支承座1与储油缸2上端部之间的静密封结构和活塞杆3与导向支承座1之间的动密封结构,动密封结构包括靠活塞杆3外端的低压密封圈4和靠活塞杆3内端的高压密封圈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密封圈4和高压密封圈5之间具有过渡积油槽6,所述的过渡积油槽6通过泄油通道7与储油缸2的低压油腔A相通。所述的泄油通道7为与活塞杆3同轴的锥形通道,所述的泄油通道7宽度D为2-4mm。所述的高压密封圈4为带O型橡胶圈作施力元件的聚四氟乙烯格来圈。所述的低压密封圈5为带弹簧作弹性补偿的带骨架的唇形橡胶密封圈。
当活塞杆3向外拉伸时,压力缸内的高压油(最大压力可到10~25MPa)经过一道高压密封圈后,微渗漏的油液达到高压密封圈5与低压密封圈4之间的过渡积油槽6,经泄油通道7流向储油缸的低压油腔A;当活塞杆3向内压缩时,压力缸内的高压油同样经过高压密封圈5后微渗漏油液达到高压密封圈5与低压密封圈4之间的过渡积油槽6,经泄油通道7流向储油缸2的低压油腔A,泄油通道7的宽度D为2-4mm可满足油液流动速度要求。由于储油缸2的低压油腔A内的油压较低,压力在-0.03Mpa~0.05Mpa之间变化,而低压密封圈4密封的压力也就相当于储油缸的低压油腔的压力,使低压密封圈4不受压力冲击,达到能长久密封不失效的目的。泄油通道7采用与活塞杆3同轴的锥形通道,油液可从过渡积油槽6的任意位置经泄油通道7流向低压油腔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联诚集团减振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联诚集团减振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6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螺旋状通道粘滞阻尼器
- 下一篇:油压减振器的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