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698.8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3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辉;邱继焱;张欣然;李敏哲;李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辉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是一种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是汽车部件的一种,安装于汽车悬架系统上起减震作用,现有的汽车减震器,其结构主要由减震筒、活塞、推杆(也称活塞杆)和移动罩构成,移动罩对减震筒筒身进行密封,移动罩较短,其对筒身的密封效果差,灰尘容易进入移动罩与减震筒之间的区域,长期使用,进入的灰尘易附着在推杆上随推杆移动,最终影响活塞腔之密封性造成汽车减震器失效,因此需要提高这种汽车减震器的防尘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可提高防尘密封性的的汽车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减震器,主要由减震筒、活塞、推杆和移动罩构成,减震筒内设有活塞腔,在活塞腔内设有所述的活塞,在活塞上设有伸张阀和流通阀,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减震筒的顶盖,且推杆底部连接所述活塞,在推杆顶部设有圆环一,在减震筒底部设有圆环二,所述移动罩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推杆顶部,移动罩设在推杆外且两者呈同心状分布,所述减震筒的筒身中部具有扩径段;所述移动罩下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对所述扩径段密封的密封外套管;所述的移动罩顶部设有若干气孔,在移动罩上方设有锥形活动片,所述气孔位于所述锥形活动片覆盖的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如下:
移动罩与密封外套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移动罩与密封外套管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在密封外套管底部设有密封部件一,可以是所述密封部件一是向扩径段倾斜的环状毛刷;
所述密封外套管内表面具有台阶面,所述移动罩的底部和所述台阶面之间夹装有密封部件二;可以是所述密封部件二是具有多个内密封唇的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减震器,它的有益效果是:在减震筒的筒身中部设置扩径段,利用密封外套管对其进行密封,扩径段外径较大,其减小了与密封外套管的间隙,使颗粒状灰尘不易进入相互间之的间隙,另外利用密封外套管对原本短小的移动罩作了延伸,加大了防尘面,因此这种减震筒可以提高防尘密封性,延长汽车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实施方式汽车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再一种实施方式汽车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
减震筒1、活塞2、推杆3、移动罩4、活塞腔5、伸张阀6、流通阀7、顶盖8、圆环一9、圆环二10、扩径段11、密封外套管12、气孔13、锥形活动片14、密封部件一15、台阶面16、密封部件二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汽车减震器,主要由减震筒1、活塞2、推杆3和移动罩4构成,减震筒1内设有活塞腔5,在活塞腔5内设有所述的活塞2,在活塞2上设有伸张阀6和流通阀7,所述推杆3穿过所述减震筒1的顶盖8,且推杆3底部连接所述活塞2,在推杆3顶部设有圆环一9,在减震筒1底部设有圆环二10,所述移动罩4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推杆3顶部,移动罩4设在推杆3外且两者呈同心状分布,所述减震筒1的筒身中部具有扩径段11;所述移动罩4下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对所述扩径段11密封的密封外套管12;所述的移动罩4顶部设有若干气孔13,在移动罩4上方设有锥形活动片14,所述气孔13位于所述锥形活动片14覆盖的区域内。
其中,移动罩4与密封外套管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者移动罩4与密封外套管1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还可以是过盈配合的套嵌连接。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汽车减震器,在减震筒1的筒身中部设置扩径段11,利用密封外套管对其进行密封,扩径段11外径较大,其减小了与密封外套管的间隙,使颗粒状灰尘不易进入相互间之的间隙,另外利用密封外套管对原本短小的移动罩4作了延伸,加大了防尘面,因此这种减震筒1可以提高防尘密封性,延长汽车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这种汽车减震器,在推杆下移时(按图1位置),移动罩4内的空气从气孔13处溢出,溢出时将可活动的锥形活动片14顶起,而在推杆上移时,移动罩4内成负压,锥形活动片14对气孔13进行密封,防止灰尘直接从气孔13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辉,未经李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阻尼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前减震器上的防护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