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声量可调的汽车驾驶室吸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854.0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6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生;陈聪;吴建友;覃士桂;杨胜中;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声 可调 汽车 驾驶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室内吸声降噪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声量可调的汽车驾驶室吸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研发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噪声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抑制车辆高速行驶时车内的噪声,保证车辆拥有足够的吸音能力,吸音材料在车辆研发中被大量应用。
但是,当车辆低速行驶时,车内噪声源较少,车辆各子系统产生的噪声等级也相对较低,大量应用吸音材料会导致车内吸声量过大,混响时间不足,导致车内音响系统表现能力欠佳;另外,混响时间不足会导致车内反射声较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语音传播,导致车内语音清晰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室内吸音效果差,低速行驶时驾驶室内声音混响时间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声量可调的汽车驾驶室吸声装置,该装置可针对不同车速调整隔音门的位置,以调节驾驶室内吸声量。
一种吸声量可调的汽车驾驶室吸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装置包括壳体、隔音门和转动装置;
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多个进声口,所述隔音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声口处,并与所述进声口相适配,用以关闭所述进声口;
所述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隔音门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
汽车根据车速控制所述吸声装置的所述转动装置动作,通过所述转动装置控制所述隔音门的启闭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门一侧固定设有铰接轴,所述隔音门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转动装置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具有驱动电机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装置相连,所述汽车根据车速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启闭和正反转,进而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带动所述隔音门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为齿条传动装置、锥齿轮副传动装置或者皮带传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传动装置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隔音门的铰接轴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齿轮相适配,所述齿轮均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齿条相啮合,可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齿条滑动,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隔音门上的所述铰接轴转动,进而打开或关闭所述隔音门。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装置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罩在所述壳体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装置还包括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覆盖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盖体顶部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包覆有顶棚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装置还包括支撑网架,所述支撑网架设置在所述进声口处,所述支撑网架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以支撑所述顶棚面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阅读灯固定安装孔,用以安装阅读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当车速传感器检测到车辆高于设定车速行驶时,车辆控制器便启动驱动电机,开启隔音门,声音进入壳体被壳体侧壁和盖体内侧的吸音材料吸收,从而有效地保证车内吸音量充足;当车速传感器检测到车辆低于设定车速行驶时,车辆控制器便启动驱动电机,隔音门关闭,声音无法进入壳体内部被吸收,从而保证车内混响时间足够;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壳体和盖体均设有吸音材料,吸声面积大,吸声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依据车速调节驾驶室内的吸声量,既保证了车辆高速大噪声状态下的吸音量,又保证了车辆低速小噪声状态下的混响时间,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批量生产、造价低廉、便于布置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声量可调的汽车驾驶室吸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上盖体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带有支撑网架8的壳体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隔音门3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隔音门3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盖体、3‐隔音门、4‐吸音材料、5‐齿轮、6‐齿条、7‐驱动电机、7‐1‐驱动电机输出轴、8‐支撑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嵌饰板
- 下一篇:可交互一体双屏汽车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