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数控车床的楞型棒料自动上下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150.3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8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穆健;楚晓华;魏衍侠;贾洪全;穆以东;冯德瀛;张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7/10 | 分类号: | B23Q7/10;B23Q7/00;B23Q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颜洪岭 |
地址: | 25205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数控车床 楞型棒料 自动 上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数控车床的楞型棒料自动上下料系统,属于数控车床附属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当今机械制造业已进入自动化的时代,数控车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企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自动上下料装置是数控车床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数控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各种数控车床工件自动上下料系统,大多针对某种特定工件,适用范围较窄,通用性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918609U公开了一种轴套类工件柔性自动分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柔性储料机构、伺服分料机构和设置在伺服分料机构下方的气动推料机构,三个分别实现了轴套类工件的储料、分料以及推料工作。该装置根据轴套类零件的自身特点,采用柔性化设计方法,实现了轴套类工件分料的自动化操作,操作人员只需在柔性储料机构中放入预先设计的轴套类工件,其余的分料工作和上料工作由伺服分料机构和气动退料机构自动完成。该装置能够实现轴套类工件的自动分料、上料及加工,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但是,在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楞型棒料工件占很大比例,对于这类工件,如何实现自动上下料,还未见报道。本申请基于此,提出设计一种适用于数控车床的楞型棒料工件的自动上下料系统,以提高楞型棒料工件的机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数控车床的楞型棒料自动上下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数控车床的楞型棒料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料机构,用于存放楞型棒料工件;
上料机构,位于储料机构下方用于接收储料机构内的工件;
导入机构,推动上料机构内的工件到数控车床内完成工件的上料;
下料机构,将加工后的工件推出,完成下料过程;
控制器,分别与储料机构、上料机构、导入机构、下料机构电连接,实现整个上下料系统的自动化运作。
优选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一料仓,料仓为空腔长方体,料仓侧壁上设有U型开口,在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此设计的好处在于,料仓可根据不同规格的楞型棒料做系列化设计,而通过U型开口则方便向料仓内放入楞型棒料,通过料仓底部的第一接近开关,可以检测料仓内是否有待加工工件,实现上料过程的精确控制。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接料台、L形推料板和上料气缸,接料台位于料仓下方且接料台的一端设有接料槽,L形推料板与上料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且可在接料台上表面水平移动,上料气缸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此设计的优势在于,通过上料气缸驱动L形推料板在接料台上表面水平移动,L形推料板便可将落在接料台上表面的工件推入接料槽内。
优选的,所述料仓下表面与接料台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工件截面直径的1-1.5倍。
优选的,所述导入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滚珠丝杠、顶料杆及卡盘,第一步进电机通过滚珠丝杠驱动顶料杆直线运动,第一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顶料杆和卡盘分别位于接料槽的两侧,卡盘安装在车床上,卡盘一侧设有第二接近开关且第二接近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盘的夹口形状与待加工工件的外形相同。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卡盘的夹口截面形状与工件外形相同,利于工件的夹持和固定,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顶料杆包括杆体、弹簧和套管,弹簧置于套管内且弹簧一端与套管连接、另一端与杆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入机构还包括第二步进电机及导向套筒,第二步进电机通过皮带与导向套筒传动连接,第二步进电机及导向套筒位于接料槽和卡盘之间,第二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此设计的优势在于,导向套筒具有辅助作用,当工件插入卡盘夹口时,导向套筒能够使转动的工件转动到与夹口形状相同的位置,最终使工件完全贴合卡口形状而进入。
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下料气缸,下料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一L形推挡板,L形推挡板一侧设有第三接近开关且第三接近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下料气缸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此设计的优势在于,通过下料气缸前端的L形推挡板,既可将加工完的工件推落到接料斗内,又可避免加工时卡盘内加工完的工件被甩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车床的循环备料自动交替装置
- 下一篇:钢制品中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