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6099.3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卢绪涛;王大鹏;徐佳楠;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品 实验装置 管道顺序输送 动力系统 桁架 不锈钢波纹软管 数据采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安全环保 测量设备 混合油品 模拟顺序 实验管道 输送管道 数据测量 顺序输送 影响顺序 油罐油品 储油罐 离心泵 主管道 掺混 储存 计算机 流动 主管 | ||
1.一种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包括:
实验管道系统,能够用于实验观测;
储罐系统,包括第一储油罐(1)和第二储油罐(2);
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离心泵(31)和第二离心泵(32);
连接管线系统,包括输入主管线(40)和返回主管线(50),输入主管线(40)的一端与该实验管道系统的入口端连接,输入主管线(40)的另一端与第一离心泵(31)和第二离心泵(32)分别连接,返回主管线(50)的一端与该实验管道系统的出口端连接,返回主管线(50)的另一端与第一储油罐(1)的入口和第二储油罐(2)的入口分别连接,第一储油罐(1)与第一离心泵(31)连接,第二储油罐(2)与第二离心泵(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实验管道系统含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实验段(4)、第二实验段(5)和第三实验段(6),第一实验段(4)和第三实验段(6)均为透明有机玻璃直管,第二实验段(5)为弯曲的不锈钢管,输入主管线(40)的一端与第一实验段(4)的入口端连接,返回主管线(50)的一端与第三实验段(6)的出口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实验段(4)的长度为10米,第一实验段(4)呈水平状态,第二实验段(5)的长度为1.6米,第三实验段(6)的长度为10米,第三实验段(6)为水平或倾斜状态,第一实验段(4)和第三实验段(6)均设置于桁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罐系统还包括第三储油罐(3),返回主管线(50)的另一端还与第三储油罐(3)的入口连接,第一储油罐(1)、第二储油罐(2)和第三储油罐(3)均为设有呼吸阀的不锈钢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储油罐(1)的第一出口、第二储油罐(2)的第一出口和第三储油罐(3)的第一出口均通过第二连接管线(42)与第一离心泵(31)的入口连接,第一离心泵(31)的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线(44)与输入主管线(4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储油罐(1)的第二出口、第二储油罐(2)的第二出口和第三储油罐(3)的第二出口均通过第三连接管线(43)与第二离心泵(32)的入口连接,第二离心泵(32)的出口通过第五连接管线(45)与输入主管线(40)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管线(42)上依次设有第十三阀门(113)和第一过滤器(21),第三连接管线(43)上依次设有第十四阀门(114)和第二过滤器(22),第四连接管线(44)上依次设有第一部件单向阀(23)和第十七阀门(117),第五连接管线(45)上依次设有第二部件(24)和第十八阀门(118);
第二连接管线(42)和第四连接管线(44)之间连接有第六连接管线(46),第六连接管线(46)与依次串联的第十三阀门(113)、第一过滤器(21)、第一离心泵(31)、第一部件(23)和第十七阀门(117)并联,第六连接管线(46)上设有第十六阀门(116);
第三连接管线(43)和第五连接管线(45)之间连接有第七连接管线(47),第七连接管线(47)与依次串联的第十四阀门(114)、第二过滤器(22)、第二离心泵(32)、第二部件(24)和第十八阀门(118)并联,第七连接管线(47)上设有第十五阀门(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还包括数据测量采集系统和控制单元,该数据测量采集系统和动力系统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顺序输送混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主管线(4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线(41)与该实验管道系统的入口端连接,该数据测量采集系统含有依次设置在第一连接管线(41)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1)、第一温度传感器(62)、第一在线密度计(63)和第一光学界面检测仪(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未经王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60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