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车蓄电池亏电状态下的开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1011.5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冠龙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车 蓄电池 状态 开启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车蓄电池亏电状态下的开启模块。
背景技术
新能源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表现为具有电动力驱动的功能和特征,车辆驱动的电动力来源于搭载不同容量的电动力电源如超级电容与锂电池;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产品运用越来越丰富,汽车搭载越来越多的产品;一些车载终端需要接入整车常电,比如一些仪表模块,发动机ECU,公交车打卡机、行车记录仪、报站器、自动灭火器等,另外,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的升级,一些新能源部分的用电设备也接入整车常电,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当驾驶员或者样车调试员下电熄火车辆后忘记了关掉整车24V电源总闸,而且整车铅酸蓄电池的实际剩余容量随着车子使用年长越缩减,很多接入整车常电的车载终端和用电设备持续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消耗了整车蓄电池的电,导致车辆由于低压电源不足无法正常开启。
现阶段,一般的解决办法是汽车调试员或者驾驶员推着一组跟车载一样容量的带有一定电量的充电铅酸蓄电池,拉着充电两条搭铁线搭在车上蓄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当完全启动发动机后,断开充电蓄电池的搭铁线。另外,一些新能源整车控制系统企业没有专用的充电铅酸电池,出现以上情况经常拉着很长的电源线经过AC-DC电源转换器接入厂区办公用电再给车用铅酸电池充电,当车辆离办公房比较远没办法近距离接入外部充电电源的时候,上述方法就显得不合适了。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深入研究,遂得到本案一种整车蓄电池亏电状态下的开启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车蓄电池亏电状态下的开启模块,其具有能够实现车在亏电状态下启动、简单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整车蓄电池亏电状态下的开启模块,包括设置于高压配电柜中的大功率DC/DC转换器和小功率DC/DC转换器,所述大功率DC/DC 转换器和整车蓄电池、整车控制器、动力驱动与辅助系统、电池箱组分别相连,所述小功率DC/DC转换器与整车控制器、电池箱组分别相连,所述小功率DC/DC转换器和电池箱组之间设有一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包括壳体、拨动块、弹簧、抵顶柱、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抵顶台,所述拨动块滑动设于所述壳体上端且包括一空腔和一缺口,所述抵顶柱包括柱本体和设于所述柱本体中部的卡位盘以及设于所述柱本体下端的抵顶块,所述抵顶块呈半球形,所述抵顶柱经过所述缺口穿设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缺口与所述柱本体的尺寸相适应,所述卡位盘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柱本体上且其下端抵顶于所述卡位盘上,上端抵顶于所述空腔的上壁;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一导电片分别穿插于所述壳体两侧,所述第一导电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片、第二片和第三片,所述第三片的所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片,所述第二导电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片、第五片和第六片,所述第六片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片的高度,所述第六片位于所述第三片的下方,所述抵顶台设于所述第六片的下方,所述拨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上方,所述卡位盘到抵顶块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六片到壳体顶端的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一片或第四片到壳体顶端的距离。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大功率DC/DC转换器的两端接口与电池箱组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电池箱组包括电池箱A、电池箱B和电池箱A,所述小功率DC/DC的两个端口与电池箱B的正负极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三片上端具有一与所述抵顶块尺寸相匹配的卡位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三片的末端具有向下弯折的第七片。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拨动块的侧边上具有第一卡位片和第二卡位片,所述滑动孔的边缘卡接于所述第一卡位片和第二卡位片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功率DC/DC模块和拨动开关,让车能够很容易在亏电的状态下启动,其结构设置简单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车蓄电池亏电状态下的启动模块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车蓄电池亏电状态下的启动模块的拨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壳体-1;拨动块-2;空腔-21;
缺口-22;第一卡位片-23;第二卡位片-24;
弹簧-3;抵顶柱-4;柱本体-41;
卡位盘-42;抵顶块-43;第一导电片-5;
第一片-51;第二片-52;第三片-53;
第七片-54;卡位槽-55;第二导电片-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冠龙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冠龙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1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架空组合式直流充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