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电缆及复合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4531.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5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早川良和;村山知之;江岛弘高;冈史人;二森敬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31/02 | 分类号: | H01R31/02;H01B7/04;H01B7/28;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陈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电缆 | ||
1.一种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双绞线,将具有第一中心导体和被覆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的外周的第一绝缘体的一对第一电线绞合而成;
第二双绞线,将具有第二中心导体和被覆于所述第二中心导体的外周的第二绝缘体的一对第二电线绞合而成;
一对第三电线,其具有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和所述第二中心导体的第三中心导体、及被覆于所述第三中心导体的外周的第三绝缘体,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并且在周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双绞线与所述第二双绞线之间;以及
带部件,其以螺旋状缠绕于将所述第一双绞线、所述第二双绞线和所述一对第三电线绞合而成的集合体的周围,
两双绞线的绞合方向为相同方向,
所述两双绞线的绞合方向与所述集合体的绞合方向不同,
并且所述集合体的绞合方向与所述带部件的缠绕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双绞线的绞合间距小于所述集合体的绞合间距,所述带部件的缠绕间距小于所述集合体的绞合间距且为所述两双绞线的绞合间距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部件的与所述集合体接触的面由无纺布、纸、树脂层中的任一种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线由用于向搭载于车辆的车轮的电动驻车制动器用电动机供给驱动电流的电源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双绞线中的至少一者由搭载于车辆的车轮的传感器用信号线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合体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双绞线、所述第二双绞线、所述一对第三电线和所述带部件之间的丝状的多个介在物,
所述多个介在物与所述第一双绞线、所述第二双绞线和所述一对第三电线一同被绞合,
所述多个介在物的绞合方向与所述集合体的绞合方向相同,与所述带部件的缠绕方向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合体的外径为5mm~9mm,
所述带部件的宽度为20mm~50mm,
所述带部件重合的宽度为所述带部件的宽度的1/4以上且1/2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部件与所述带部件所覆盖的全部电线即所述一对第一电线、所述一对第二电线及所述一对第三电线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线和所述第三电线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一对第一电线之间。
10.一种复合线束,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缆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电线、所述第二电线和所述第三电线的端部中的至少任一端部的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45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房用进风防尘装置
- 下一篇:检验取样用辅助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