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箱窜气的回油结构和曲轴箱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533.6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姗姗;韩广华;韩二龙;王晋林;张天鹏;魏伟;倪宏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M13/04;F01M11/02;F02F1/24;F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李雪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箱窜气 结构 通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箱窜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曲轴箱窜气的回油结构,和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是,发动机在实际运行中总会存在窜气,这种窜气窜到曲轴箱内将使得机油变稀,润滑性能变差,另外,进入到曲轴箱内的这种窜气还将会导致曲轴箱的压力增大,使得机油从曲轴箱的密封处渗出流失,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为此,现有的车辆发动机都设置有曲轴箱通风系统。目前,曲轴箱通风系统大部分采用在气缸盖罩中布置单腔分离结构,这种油气分离腔具有与曲轴箱直接相通的回油孔,这样,窜气在分离腔内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而分离后的油液则通过回油孔回流至曲轴箱内。
但是,这样的曲轴箱通风系统虽然能够进行有效的油气分离,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某些工况下,少量的窜气会从回油孔进入到油气分离腔内,降低了油气分离效果,同时,通过回油孔的窜气也会对回油造成干扰。另外,这种单腔分离结构在活塞漏气量增大时,气体带走的机油量多,此时机油不能进行有效分离,曲轴箱内的压力不稳定,曲轴箱排气带走的机油进入燃烧室,会增加机油异常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曲轴箱窜气的回油结构,以避免窜气对回油的干扰,提高曲轴箱窜气的油气分离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曲轴箱窜气的回油结构,所述曲轴箱窜气的回油结构包括气缸盖罩和回油管,其中,所述气缸盖罩包括用于对曲轴箱窜气进行油气分离的油气分离腔,所述油气分离腔形成有回油孔,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油孔密封连通,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用于伸入到油池内的油液面以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曲轴箱窜气的回油结构中,由于回油孔处密封连通有回油管,而回油管的另一端用于伸入到油池的油液面以下(此时,需要理解的是,该段描述的技术方案中并不包括有油池),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回油管的另一端将伸入到油池的油液面以下,例如,伸入到气缸盖上的油池,或者曲轴箱内的油液面以下以形成自密封,从而,回油从回油管流入到油池内,而窜气则无法从油液面下方进入到回油管内,这就彻底避免在任何工况下,窜气通过回油孔窜入到油气分离腔中,避免了窜气对回油的干扰,提高了曲轴箱窜气的油气分离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曲轴箱窜气的回油结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形成有容纳有油液的所述油池,所述气缸盖罩相对于所述支撑件保持定位,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油池的油液面以下。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气缸盖,其中,所述气缸盖罩装配在所述气缸盖的气缸盖法兰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法兰形成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口和所述回油孔对接连通并通过压装在所述气缸盖法兰和所述回油孔周向区域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其中,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回油口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油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回油口的尺寸,并且所述回油孔位于所述回油口的开口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孔朝向所述回油口的孔端部形成为扩孔段。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法兰的表面上形成有沉槽,所述回油口形成在所述沉槽的槽底面上,所述密封圈被压装在所述沉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罩形成有围绕所述回油孔布置的环形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被压装在所述环形槽的槽底面和所述沉槽的槽底面之间。
另外,所述气缸盖罩的装配面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包括密封垫内圈,其中,围绕所述回油孔布置的密封圈和所述密封垫内圈一体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罩的罩体内部形成有隔离的低负荷油气分离空间和高负荷油气分离空间,其中,所述低负荷油气分离空间和所述高负荷油气分离空间通过盖板封盖以形成低负荷油气分离腔和高负荷油气分离腔;所述低负荷油气分离腔和所述高负荷油气分离腔各自的回油孔密封连通有所述回油管。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和上述任一所述的曲轴箱窜气的回油结构,其中,所述气缸盖罩的高负荷油气分离腔通过曲轴箱通风管连通于所述空气滤清器;所述气缸盖罩的低负荷油气分离腔通过强制通风管连通于所述进气歧管,并且所述低负荷油气分离腔设置有PCV阀。
这样,如上所述的,由于避免了在任何工况下,窜气通过回油孔窜入到油气分离腔中对油气分离造成干扰,从而提高了曲轴箱窜气的油气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缸罩盖集成塑料加油盖基座
- 下一篇:一种增加车辆过弯安全性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