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撑式活塞环长筒取料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3739.8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8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程从科;张斌;张青松;何宇豪;陈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安帝技益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2 | 分类号: | B25J9/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撑式 活塞环 长筒取料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活塞环取料的内撑式长筒取料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由于活塞环为开口环,并且厚度较薄,夹取时较易破碎和交叉,长期以来活塞环的取料方式多数为机械手筒夹,但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实现自动翻转、平稳放环等一系列动作过程,且存在故障率较高、易夹伤活塞环等问题,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引进机器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多数应用都用来进行单片或少量夹取,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活塞环生产企业的多数加工工序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撑式活塞环长筒取料机器人,采用新型的夹取方式,通过优化处理,可一次夹取长度在160以上的环,效率较高,很好的填补了目前企业在这一区域的空白,极大的提高活塞环生产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撑式活塞环长筒取料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取料机械手,所述取料机械手包括驱动电缸、一对平行的固定取环杆,以及置于两个固定取环杆之间的移动取环杆,所述驱动电缸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用于连接机器人主体的第一安装板,所述驱动电缸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该第二安装板通过卡座与固定取环杆连接,所述驱动电缸的伸缩端通过安装板组件与移动取环杆连接,用于驱动移动取环杆沿驱动电缸的安装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和导向轴支座,以及用于连接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的缓冲弹簧,所述第三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之间通过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通过导向轴支座与移动取环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取环杆相对于地面向上倾斜设置。
优选地,两个固定取环杆上活动套设有滑移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滑移连接板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卡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取环杆平行的感应器支架,该感应器支架前端相对设置有对射感应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机器人带动由电缸控制的取料机械手可以一次性夹取较大长度的活塞环,并且放环平稳,效果较为理想,提高了生产效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并示出了活塞环以及用于放置活塞环的理环架;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料机械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料机械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料机械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取料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内撑式活塞环长筒取料机器人主要包括机器人主体10和取料机械手20两部分,其中机器人主体采用发那科机器人,具有多自由度控制,所述取料机械手在机器人主体的驱动下将位于理环架30上的多个活塞环40取下,送入下一道工序中。
如图2、3和4所示,所述取料机械手20包括驱动电缸21、一对平行的固定取环杆22,以及置于两个固定取环杆之间的移动取环杆23,所述驱动电缸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用于连接机器人主体的第一安装板24,所述驱动电缸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5,该第二安装板通过卡座26与固定取环杆连接,两个固定取环杆平行布置在卡座的两侧,两个固定取环杆上活动套设有滑移连接板27,用于防止固定取环杆形变,有效避免对活塞环的损害。所述滑移连接板通过钢丝绳271与卡座连接,用于限制滑移连接板在固定取环杆上的活动范围。
所述第二安装板25上设置有与固定取环杆平行的感应器支架28,该感应器支架前端相对设置有对射感应器29,用于精确定位移动位置,提高工作效率。对射感应器位置较固定取环杆顶端靠前,当放环时,对射型感应器感应到活塞环或固定坐标物方可放环,防止了远距离或较高高度放环导致放环不整齐散落和发生危险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安帝技益精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安帝技益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3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手及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酒店用开红酒瓶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