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8151.1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全睿;周未;刘光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N13/18;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俞琳娟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圆筒 热交换器 结构 尾气 热电 转换 汽车 | ||
1.一种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10),包括安装在车身底盘(111)下方的发动机(121)和冷却装置(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热电转换装置(13),进气端(131)与所述发动机(121)的尾气出口相连,进水端(137)与所述冷却装置(16)的出口相连,回水端(1314)与所述冷却装置(16)的入口相连;和
安装装置(17),将所述热电转换装置(13)安装在所述车身底盘(111)下方,
其中,所述热电转换装置(13)具有:内部中空、外部为多面体形状的热交换筒(132),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筒(132)的内表面上的翅片单元(133),贴合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筒(132)的外表面上的热电转换单元(134),以及与所述热电转换单元(134)相接触设置的冷却水箱单元(136),
所述翅片单元(133)包括围绕所述热交换筒(132)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翅片(133a),每个所述翅片(133a)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热交换筒(132)的内表面上,另一端向所述热交换筒(132)的中心轴延伸,
沿着从所述内表面向所述热交换筒的所述中心轴(CA)的方向看,所述翅片(133a)的横截面的形状为上部分叉并且底部弯曲一定弧度的Y字形,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翅片(133a)的对向分支的上部连成为一体,所有所述翅片(133a)的所述上部围成一个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弧度为19.15rad,
所述翅片(133a)的Y字形分叉的夹角为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其特征在于: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翅片(133a)的所述底部之间的间距为51.32mm,顶部之间的间距为14.3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热交换筒(132)的外部为正六面体形,
所述热电转换单元(134)包括六个热电模块组(134a),所述六个热电模块组(134a)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热交换筒(132)外部的六个面相贴合,
所述冷却水箱单元(136)包括六个冷却水箱(136a),所述六个冷却水箱(136a)分别与所述六个热电模块组(134a)的上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安装装置(17)包括:安装罩(172)、安装构件(173)、两个固定连接板(174),
所述安装罩(172)为中空长方体形,通过所述安装构件(173)将所述热电转换装置(1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罩(172)内,
所述两个固定连接板(174)固定在安装罩(172)的一个侧面的两侧,每个固定连接板(174)都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车身底盘(111)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安装罩(172)的左右两个端面通过所述安装构件(173)与所述热电转换装置(13)相固定,
所述安装罩(172)的另外三个侧面都设有多根用于通风的间隙条(172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安装装置(17)还包括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热电转换装置(13)上的多组紧箍构件(171),
每组所述紧箍构件(171)包括:上半紧箍(171a)、下半紧箍(171b)、紧固件(171c)以及减震弹簧(171d),
所述上半紧箍(171a)和所述下半紧箍(171b)围绕所述热电转换装置(13)设置,通过所述紧固件(171c)和所述减震弹簧(171d)被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筒热交换器结构的尾气热电转换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进水管(138)、第一多路水管转换器(139)、水箱进水管(1310)、水箱出水管(1311)、第二多路水管转换器(1312)以及出水管(1313),
其中,所述进水端(137)、所述进水管(138)、所述第一多路水管转换器(139)、所述水箱进水管(1310)以及所述冷却水箱单元(136)的进水口依次相连;所述冷却水箱单元(136)的出水口、所述水箱出水管(1311)、所述第二多路水管转换器(1312)、所述出水管(1313)以及所述回水端(1314)依次相连,
所述进水端(137)、所述进水管(138)、所述第一多路水管转换器(139)、所述水箱进水管(1310)、所述水箱出水管(1311)、所述第二多路水管转换器(1312)、所述出水管(1313)以及所述回水端(1314)上都包覆有耐高温隔热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81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汽车尾气节能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