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控制装置及其回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5843.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丁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孙英杰,陈亮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控制 装置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动车检测设备用的连杆控制装置及其回位装置。
背景技术
连杆控制装置用于机动车检测设备,例如在车辆进行路况模拟试验时对车辆油门踏板,刹车踏板进行操控,从而模拟车辆前行,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
在车辆进行路况模拟试验时,突然断电会造成其它设备和电脑主机不能工作的情况,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要求油门推杆自行回撤不再对车辆进行加速,使其能慢慢停下来。现有技术中,整体结构复杂,对电机组件的输出的转矩要求高。此外,现有的连杆控制装置采用两个电机分别控制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由于具有两个电机,因此设备的几何尺寸大,分量重。且因为需要控制两个电机协同工作,相应增加成本。此外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使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同时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杆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在断电情况下快速松开油门踏板或刹车踏板。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杆控制装置,所述连杆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转盘、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盘包括第一转动条,在所述第一转动条的端部设有回位装置;
所述回位装置包括基座、电磁吸盘及传递轴,所述电磁吸盘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条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传递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另一侧;
所述回位装置能够切换于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电磁吸盘得电,所述传递轴的一侧在磁力作用下能吸附于所述电磁吸盘,所述第一转臂旋转时能通过所述传递轴带动所述第一转盘转动;在释放状态下,所述电磁吸盘失电,所述传递轴的一侧离开所述电磁吸盘并与所述电磁吸盘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转臂能经所述间隙越过所述回位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还包括一端盖,在所述基座的另一侧设有一腔室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条的端部和所述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腔室结构的两侧,所述传递轴包括头部和连接所述头部的轴本体,所述头部能与所述电磁吸盘吸合,所述轴本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动条的端部、所述腔室结构与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轴本体上沿径向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腔室结构内,所述回位装置还包括压簧340,所述340套设在所述轴本体上,所述压簧340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凸台上,其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转动条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传递轴的头部的接触面均为高硬度、高光洁度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控制装置还包括固定座、电机组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连动轴、第二转臂和第二转盘;
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能驱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转臂旋转,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连动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旋转能带动所述连动轴旋转,所述连动轴的另一端能驱动所述第二转臂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转臂与所述第二转臂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转臂能带动所述第一转盘旋转,所述第二转臂能带动所述第二转盘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转盘保持在其初始位置,所述第二限位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转盘保持在其初始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转盘具有第二转动条,在所述第二转动条上设有第三限位,所述第二转臂通过所述第三限位带动所述第二转盘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所述连动轴的轴心和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轴心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盘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条一体成型的第三转动条,所述第二转盘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转动条一体成型的第四转动条,所述第一转动条与第三转动条形成90度夹角,所述第二转动条与所述第四转动条形成9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回位装置,适用于上述的连杆控制装置,所述回位装置包括基座、电磁吸盘及传递轴,所述电磁吸盘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传递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另一侧;所述回位装置能够切换于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电磁吸盘得电,所述传递轴的一侧在磁力作用下能吸附于所述电磁吸盘,;在释放状态下,所述电磁吸盘失电,所述传递轴的一侧离开所述电磁吸盘并与所述电磁吸盘之间形成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5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