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2848.4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宇彤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路。
背景技术
汽车电路当前相关技术尚不成熟。汽车电路的组成包括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驱动及控制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驱动及控制系统由发动机、电源和发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源为汽车的驱动发动机提供动力,发动机将石油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现在多数汽车还是使用普通汽车的电路设置工作,造成了性能低下,不能适应蓄电池作为汽车能源的工作环境,故障率高,可靠性差。同时现有的电路补偿控制器包括电流采样负载,当电路中的电流需要补偿时,电流采样负载的电阻值较小,补偿电流会在很短时间内流过补偿电路 ;当电路不需要补偿时,电流采样负载的电阻值较大,流过补偿电路的补偿电流就很小。其中,当电路需要补偿时,由于高电流在瞬间流过补偿电路,容易烧坏补偿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补偿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和补偿电路并联在蓄电池两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子控速器、里程表、换挡开关、DC/DC 转换器、刹车开关、雨刮器、雨刮器开关、收放机、扬声器、刹车灯、控制器、直流电机、蓄电池、断电开关及点火开关,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子控制器、里程表及直流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直接连接控制器,蓄电池的正极通过断电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 DC/DC 转换器一端直接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另一端经过点火开关和断电开关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雨刮器、收放机及汽车状态指示电路并联,所述雨刮器通过雨刮器开关与DC/DC 转换器连接,并且DC/DC 转换器为雨刮器供电,所述收放机与扬声器连接,且收放机由 DC/DC 转换器供电,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刹车开关,所述刹车开关连接有刹车灯,所述刹车灯由DC/DC 转换器供电。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所述换挡开关包括前进后退开关和空挡开关,且前进后退开关和空挡开关通过三条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汽DC/DC 转换器与蓄电池连接为汽车状态指示电路供电,所述汽车状态指示电路包括大灯转向灯组合开关、大灯及转向灯,所述大灯和转向灯同时与大灯转向灯组合开关连接,所述大灯分为4个照明灯,所述转向灯分为两个照明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电流采样电路和补偿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流采样传感器J1、晶体管Q1、二极管D3、稳压管D4、电容C2、电阻R3、电阻R4,电流采样传感器J1接晶体管Q1的基极,电流采样传感器J1的另一端接电阻R4,晶体管Q1的发射极经二极管D4接电阻R4,同时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3,二极管D3经电阻R3接滑动变阻器R5的1端口,在电阻R3两端并联电容C2,电阻R4接滑动变阻器R5的1端口,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电阻R2,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电阻 R1、电阻 R2、滑动变阻器 R5、二极管 D1、二极管 D2、电容 C1、蓄电池,蓄电池的正极接电阻R2,在电阻R2的两端并联二极管D1,电阻R2经电阻R1接二极管D2,同时电阻R2经电容C1接二极管D2,二极管D2接滑动变阻器R5的1端口,电阻R2接滑动变阻器R5的3端口,蓄电池的负极接滑动变阻器R5的2端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电路针对蓄电池作为能源的特点作出的设计结构合理,集成化程度高,具有故障率低、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设置补偿电路,降低补偿电路的故障率,提高经济效益,适合电动汽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电子控速器2-里程表3-前进后退开关4-换挡开关5-空挡开关6-DC/DC 转换器7-刹车开关8-雨刮器9-雨刮器开关10- 大灯转向灯组合开关11-收放机12-扬声器13-转向灯14-大灯15-刹车灯16-控制器17-直流电机18-蓄电池19-断电开关20-点火开关21-控制电路22-补偿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汽车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补偿电路,所述控制电路21和补偿电路22并联在蓄电池18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宇彤,未经王宇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2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