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冷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329.4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8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滔;王宏宇;李睿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冷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冷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越野车中冷器在越野路面将承受较为恶劣的扭曲和振动,为保证中冷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中冷器的强度需要相对加强。
中冷器抗扭振和变形能力主要体现在芯体的强度。芯体由散热管、散热带、主板、侧板组成。散热管和散热带是主要的散热器部件,材料厚度较薄,因此芯体的整体强度,主要靠主板和侧板来加强。主板与中冷器塑料气室扣合连接,强度足以满足,现有的平板状侧板其强度较低,侧板成了整体强度的相对薄弱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中冷器及汽车,用以实现越野车在恶劣工况下,中冷器拥有足够的强度来保证其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包括:气室和与所述气室连接的芯体;
其中,所述芯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主板、第二主板;
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还与所述第二主板连接,所述第二主板还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还所述第一主板连接;
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二主板均连接有多排散热管。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具有第一翻边结构、第一鼓包结构和第二鼓包结构;
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二翻边结构、第三鼓包结构和第四鼓包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鼓包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鼓包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是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的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是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主板的连接端。
其中,所述第三鼓包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四鼓包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是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主板的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是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的连接端。
其中,所述第一鼓包结构与所述第二鼓包结构之间具有空白区域;所述第三鼓包结构与所述第四鼓包结构之间具有空白区域。
其中,所述多排散热管之间具有波浪形散热带。
其中,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搭接片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主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搭接片连接;
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搭接片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搭接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搭接片焊接;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主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搭接片焊接;
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搭接片焊接;
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搭接片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均具有多个工艺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中冷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的设计使侧板经过塑性变形后其内部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加强了侧板的强度,进而加强了中冷器的整体强度,使中冷器能满足越野车在恶劣工况下拥有足够的强度来保证其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正常使用。
2.侧板的结构简单,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可一次冲压成型而不增加单独的加工工艺,能提高生产效率。
3.侧板的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加强其他需增加强度的平板类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芯体框架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侧板翻边结构、第一鼓包结构和第二鼓包结构加强设计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室;2、芯体;31、第一侧板;32、第二侧板;41、第一主板;42、第二主板;51、翻边结构;61、第一鼓包结构;62、第二鼓包结构;7、工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包括:气室1和与气室连接的芯体2;其中,芯体2包括: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一主板41、第二主板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增压空气温度调节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涡轮增压器的阀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