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187.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5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可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可嘉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04;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5284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蜂窝 燃烧 | ||
1.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包括有炉头(1),安装在炉头(1)上方的圆盘状蜂窝燃烧板(2),其特征在于蜂窝燃烧板(2)设有中心孔(15),中心孔(15)上套装有中心金属套(17),中心金属套(17)上端口沿设有引气槽(20),蜂窝燃烧板(2)的中心孔的孔壁与中心金属套(17)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可引入燃气的间隙,该间隙与引气槽(20)连通,中心金属套内安装有点火针(21)及熄火保护针(22),点火针(21)及熄火保护针(22)的针头部靠近所述引气槽(20)并容纳于中心金属套(1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槽(20)为两条,两条引气槽(20)对称布置在所述中心金属套(17)上,所述点火针(21)及熄火保护针(22)分别对应其中一条引气槽匹配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1)上设有内环火引射器(3)和外环火引射器(4);炉头内设有与内环火引射器(3)连通的内环火混气室(13),与外环火引射器(4)连通的外环火混气室(12);内环火混气室(13)与外环火混气室(12)之间设有环形的隔气挡板(5),炉头(1)内侧中央设有往上延伸的通管(9);炉头(1)的外侧壁上端扣装有环形支撑盘(23),支撑盘(23)的内侧设有环形支撑台(26),所述蜂窝燃烧板(2)平置安装在支撑台(26)上,通管(9)上端口沿扣装有密封环(24),所述中心金属套(17)安装在密封环(24)内侧并与之密封连接,中心金属套(17)上端通过所述中心孔(15)伸出蜂窝燃烧板(2)外,中心金属套(17)大致呈短管状,其管径小于所述中心孔(15)的孔径从而在两者间形成导气腔(25),所述引气槽(20)通过导气腔(25)连通内环火混气室(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23)外侧设有方向朝下的环形卡槽(6),支撑盘(23)通过环形卡槽(6)扣装在所述炉头的外侧壁上,所述蜂窝燃烧板(2)底部设有与所述隔气挡板(5)上端口沿配合插装的第一隔气卡槽(7),所述密封环(24)设有第二隔气卡槽(8)并通过它扣装在所述通管(9)上端,所述中心金属套(17)上端具有外翻的口沿以使其能将所述蜂窝燃烧板(2)扣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24)上设有分气通道(27),分气通道(27)与所述导气腔(25)、内环火混气室(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1)的外侧壁高度略高于所述通管(9)及所述隔气挡板(5)的高度,隔气挡板(5)的高度高于通管(9)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孔(15)的孔径略小于所述通管(9)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混气室(13)上方设有内环隔温稳流透风板(11),外环火混气室(12)上方设有外环隔温稳流透风板(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隔温稳流透风板(10)的安装高度略高于所述内环隔温稳流透风板(11)的安装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卡槽(6)、第一隔气卡槽(7)及第二隔气卡槽(8)均为圆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可嘉,未经胡可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1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红外线蜂窝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及城市固废综合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