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187.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5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可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可嘉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04;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5284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蜂窝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
背景技术
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本身携带能量,有极强的穿透能力,不易被大气所吸收。由于这种特点,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应用红外线的产品,最常见的就是红外线燃气灶,红外线燃气灶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节能效率可以达到35%以上。红外线燃气灶具必须使用由特殊耐火材料制成的红外线辐射板,常见的就是红外线陶瓷蜂窝板,在火焰燃烧的时候,将火焰转变成红外线,加快物体的受热过程。由于红外线辐射传递,从而使燃气灶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目前市面的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在结构上设计得不够理想,形成了诸多弊端。以目前的结构来说,参考附图5所示,为了点火和熄火,需要通过折弯的方式将针体伸出至蜂窝燃烧板上方,这个区域是极度高温的,采用热电偶熄火保护针的情况下,在火焰18长期的炙烤下容易造成熄火保护针寿命短,但采用传统的熄火保护针又增加成本,同时还很耗电,需要经常更换电池,因此目前的结构都只能妥协,同时由于针体采用了折弯的方式,安装在蜂窝板中间的金属套很难取下来,当需要更换蜂窝燃烧板或其他故障时需要专业人员才能拆解。再者,传统的蜂窝燃烧器包括有炉头、顶盖,顶盖铆合安装在炉头上,蜂窝板与炉头之间采用防火棉密封或者其它耐火材料比如密封泥,这种结构放置防火棉,占用过多空间,降低了热负荷和热效率,工艺粗糙,尤其是外环火和内环火的界线很不标准,导致燃烧工况不稳定,稳定性差。如果采用的是密封泥类,其缺点是根本无法拆装,必须更换整个炉煲;为在中心通管上放置防火棉,还得在通管上专门设置一个环形台阶,这样增加了制造成本,安装也不方便;再有就是这种结构在生产安装时往往需要几个步骤才能安装完成,首先需要将防火棉放置于需要密封的地方,然后再将蜂窝燃烧板放置上去,最后通过顶盖以铆合的方式将蜂窝板固定;这种结构的弊端还表现在当产品出现故障后,拆卸不方便,售后麻烦。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研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燃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可有效节省成本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外线蜂窝燃烧器,包括有炉头,安装在炉头上方的圆盘状蜂窝燃烧板,其特征在于蜂窝燃烧板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上套装有中心金属套,中心金属套上端口沿设有引气槽,蜂窝燃烧板的中心孔的孔壁与中心金属套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可引入燃气的间隙,该间隙与引气槽连通,中心金属套内安装有点火针及熄火保护针,点火针及熄火保护针的针头部靠近所述引气槽并容纳于中心金属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引气槽为两条,两条引气槽对称布置在中心金属套上,所述点火针及熄火保护针分别对应其中一条引气槽匹配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炉头上设有内环火引射器和外环火引射器;炉头内设有与内环火引射器连通的内环火混气室,与外环火引射器连通的外环火混气室;内环火混气室与外环火混气室之间设有环形的隔气挡板,炉头内侧中央设有往上延伸的通管;炉头的外侧壁上端扣装有环形支撑盘,支撑盘的内侧设有环形支撑台,所述蜂窝燃烧板平置安装在支撑台上,通管上端口沿扣装有密封环,所述中心金属套安装在密封环内侧并与之密封连接,中心金属套上端通过所述中心孔伸出蜂窝燃烧板外,中心金属套大致呈短管状,其管径小于中心孔的孔径从而在两者间形成导气腔,所述引气槽通过导气腔连通内环火混气室。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盘外侧设有方向朝下的环形卡槽,支撑盘通过环形卡槽扣装在所述炉头的外侧壁上,蜂窝燃烧板底部设有与所述隔气挡板上端口沿配合插装的第一隔气卡槽,所述密封环设有第二隔气卡槽并通过它扣装在通管上端,中心金属套上端具有外翻的口沿以使其能将蜂窝燃烧板扣住。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分气通道,分气通道与导气腔、内环火混气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炉头的外侧壁高度略高于通管及隔气挡板的高度,隔气挡板的高度高于通管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孔的孔径略小于通管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火混气室上方设有内环隔温稳流透风板,外环火混气室上方设有外环隔温稳流透风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环隔温稳流透风板的安装高度略高于内环隔温稳流透风板的安装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卡槽、第一隔气卡槽及第二隔气卡槽均为圆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可嘉,未经胡可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红外线蜂窝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及城市固废综合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