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161.4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2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张跃明;翟利华;史策辉;朱正宜;梁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35/00;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结构 上浮 复位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明挖隧道结构底部的注浆装置和支撑装置,设置在明挖隧道结构两侧的限位装置,往明挖隧道结构的基坑内灌水的灌水装置以及设置在明挖隧道结构顶部的纠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装置包括一次注浆管和二次注浆管,所述一次注浆管为常压注浆管,所述二次注浆管为高压注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明挖隧道结构正下方的杉木支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杉木支垫上连接用于将杉木支垫拉出的钢丝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明挖隧道结构底部侧面的固定墩以及设置在固定墩与所述明挖隧道结构之间的四氟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往基坑内灌水时防止明挖隧道结构上浮的压重装置,所述压重装置为砂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包括膨胀螺栓、锚杆和将所述膨胀螺栓和锚杆连接的倒链,所述膨胀螺栓设置在明挖隧道结构上,所述倒链设置在明挖隧道结构的侧墙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明挖隧道结构两侧侧墙的水位观测标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结构上浮后的复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变形缝进行防水处理的防水装置,所述防水装置包括用于填充变形缝的沾满沥青的麻丝、设置在变形缝两侧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至少一层非固化防水涂料层和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布层,所述防水涂料层和所述玻璃纤维布层交错层叠设置,防水层的底层为非固化防水涂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1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筏板水平缝处橡胶止水带模型
- 下一篇:一种止口式防臭地漏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