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682.5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9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岭;李晖;白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0 | 分类号: | B62D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使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任何转向操作工况下都需要车辆快速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就需要车辆具有较好的回正性能,部分车辆由于前期匹配或转向系统加工工艺限制,回正阻力较大,整车回正性能差,这样就需要驾驶员提供额外的操作动作和手力来帮助车辆回到直线行驶状态,长时间行驶过程明显增加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强度。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大主销后倾角和减小转向系统摩擦的办法来提升转向回正性能,但主销内倾角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主销内倾角会引发新的不良问题,如轮胎磨损、高速发抖等问题;由于受到国内转向器生产工艺水平的限制,通过优化转向器加工工艺,来降低转向系统摩擦的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回正力矩小的液压助力转向车型转向回正缓慢或无法完全回正的现象普遍存在。
公开号为CN2640874Y、申请名称为“汽车车桥阻尼转向机构”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汽车车桥阻尼转向机构,该阻尼转向机构包括一对布置于车桥与横向拉杆之间的螺旋弹簧。当车辆转向时,横向拉杆压缩对应侧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储能为车辆回正提供助力,从而提高车辆的回正能力。车辆自身的转向系统本身就具备回正能力,在回正行程末端车辆不能完全回正或者小角度转向时回正力不够才是车辆存在的真实问题,通过螺旋弹簧提高车辆的回正力则存在以下问题:螺旋弹簧所能提供的回正力与螺旋弹簧的压缩量关系很大,螺旋弹簧的压缩量小则回正力小,螺旋弹簧的压缩量大则回正力大,根据车辆的实际工作状况,车辆在小转角(小转角可以是车辆本身转角较小,或者是大转角转向回正行程的末尾)时才需要回正力补偿,也就是说小转角时需要能够提供较大的回正力补偿,而现有的螺旋弹簧在小转角时,由于弹簧的压缩量较小,因此只能提供较小的回正力补偿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如果提高螺旋弹簧弹性系数的话,会导致在大角度转向时,转向阻力过大,另外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弹簧提供回正力补偿而存在的小角度补偿力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底盘的技术方案为:
底盘,包括车桥及设置于车桥两端的转向节,两个转向节之间设置有转向拉杆,车桥与转向拉杆之间设置有成对布置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车桥和/或转向拉杆上设置有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气弹簧导向结构,气弹簧导向结构使得转向节朝左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转向节朝右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
车桥上设置有实现各回正补偿气弹簧连接的气弹簧连接板,所述气弹簧导向结构设置于气弹簧连接板上。
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横向导向长孔,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横向导向长孔导向移动配合。
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与气弹簧连接板铰接相连的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气弹簧导向套,气弹簧导向套的底部具有限制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移动极限的限位结构,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气弹簧导向套导向移动配合。
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卡环与转向拉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车辆的技术方案为:
车辆,包括底盘和方向盘,底盘包括车桥及设置于车桥两端的转向节,两个转向节之间设置有转向拉杆,方向盘和其中一个转向节传动相连,车桥与转向拉杆之间设置有成对布置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车桥和/或转向拉杆上设置有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气弹簧导向结构,气弹簧导向结构使得转向节朝左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转向节朝右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
车桥上设置有实现各回正补偿气弹簧连接的气弹簧连接板,所述气弹簧导向结构设置于气弹簧连接板上。
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横向导向长孔,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横向导向长孔导向移动配合。
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与气弹簧连接板铰接相连的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气弹簧导向套,气弹簧导向套的底部具有限制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移动极限的限位结构,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气弹簧导向套导向移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