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DC/DC变换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685.0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翔;王云松;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 | 代理人: | 王喆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c 变换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换器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储能DC/DC变换器结构。
背景技术
储能DC/DC变换器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结构主要包括有高功耗器件腔室以及低功耗器件腔室,其中具有散热器的高功耗器件设置在高功耗器件腔室中,如IGBT功率元件等;断路器、电路板、滤波电容及电容等低功耗器件设置在低功耗器件腔室中。现有变换器内高功耗器件散热途径主要为利用大功率风扇强制风冷散热,而低功耗器件的散热途径为自然散热,其缺陷在于:高功耗器件所配置的散热装置能耗大、成本高,而低功耗器件升温快,温度高、散热慢。
随着技术的应用发展,变换器内各器件功率等级及功率密度越来越高,变换器的散热要求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在变换器有限的空间中布置不同的器件,各器件占用空间大小不一,对热敏感度要求也不一样,现有变换器风道设计不合理,散热效果差,柜内器件寿命短。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实现风冷散热,延长器件使用寿命的储能DC/DC变换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全新散热结构的储能DC/DC变换器结构,其通过将变换器柜内的高功耗器件散热和低功耗器件散热分开散热,解决了现有变换器由于散热风道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变换器散热效果差,柜内各器件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DC/DC变换器结构,所述变换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包括:
排风腔室;
高功耗器件腔室;
低功耗器件腔室;
用于连通高功耗器件腔室与排风腔室的高功耗风道;以及
用于连通低功耗器件腔室与排风腔室的低功耗风道;
所述柜体上设有:
与高功耗器件腔室连通的高功耗进风口;及
与低功耗器件腔室连通的低功耗进风口;
所述高功耗进风口、高功耗器件腔室及高功耗风道构成所述变换器的高功耗器件散热风道;
所述低功耗进风口、低功耗器件腔室及低功耗风道构成所述变换器的低功耗器件散热风道。
优选地,所述柜体内还包括电抗器件腔室,该电抗器件腔室通过高功耗风道与排风腔室连通设置,且柜体上设有与电抗器件腔室连通的电抗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高功耗器件腔室内设有至少两组高功耗器件,每组高功耗器件对应配置一高功耗风道。
优选地,所述高功耗风道的进风口与高功耗器件腔室内所设高功耗器件的散热器配合设置。
优选地,与所述高功耗器件相对应的,每组高功耗器件对应配置一低功耗风道,且所述低功耗风道位于高功耗风道侧面。
优选地,所述变换器还包括:
位于所述柜体外顶部的与所述排风腔室相配合的风机组件。
优选地,所述排风腔室位于所述柜体顶部;
所述高功耗器件腔室位于所述低功耗器件腔室上方;
所述电抗器件腔室位于所述低功耗器件腔室后方。
优选地,所述高功耗进风口和低功耗进风口均设置在所述柜体的柜门上;
所述电抗进风口位于所述柜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能DC/DC变换器结构,在配置一个风机组件的情况下,将变换器柜内的高功耗器件散热和低功耗器件散热,分别通过两条不同的散热风道分开散热,其具有散热效果好,能够延长柜内各器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变换器结构因高、低功耗器件串流散热所导致的散热装置成本高,能耗大,且柜体散热效果差,柜内各器件寿命短等问题。
另外,由于低功耗器件腔室内部空间较大,且拐弯比较多,如果散热风速过高,风量越大,空气中的灰尘在经过多次转弯后会掉落在柜体内,积灰会降低腔室内器件的绝缘性能;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能DC/DC变换器结构,由于高功耗器件散热和低功耗器件散热分别通过两条不同的散热风道分开散热,可通过调整两个散热风道的直径,进而调整两个散热风道内的风速,能够实现高功耗器件散热风道内风速较高,低功耗器件散热风道内风速较低的效果,避免了低功耗器件腔室内部积灰情况的出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变换器结构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变换器结构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变换器结构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道质量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获取UE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