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转梁上的稳定杆支架、扭转梁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2971.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稳定 支架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扭转梁上的稳定杆支架、扭转梁及车辆
背景技术
扭转梁悬架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后悬架系统,为了提高扭转梁的刚度,通常在扭转梁横梁中间焊接稳定杆。目前扭力梁上的稳定杆通常焊接在纵臂上或者横梁内的单独支架上,焊缝呈封闭圆形,且焊缝都处于稳定杆一个横截面内,焊接时的高温容易使稳定杆在此截面内的材料组织发生变化,稳定杆此处变硬发脆,扭转过程中应力集中于焊缝所处的平面内,剪切力集中在同一平面内,稳定杆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扭转梁上的稳定杆支架,该稳定杆支架能够降低稳定杆焊接发硬发脆的风险,避免扭转过程中稳定杆断裂。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扭转梁,该扭转梁使用本公开提供的稳定杆支架。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公开提供的扭转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扭转梁上的稳定杆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扭转梁本体两侧的两个底座,和从所述底座向内相对凸出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套设在稳定杆上,并与所述稳定杆塞焊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上间隔地设置有用于塞焊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通孔为长条孔。
可选地,所述长条孔包括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绕所述连接柱的柱面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长条孔还包括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长条孔绕所述连接柱的柱面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长条孔与第二长条孔的旋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数量相同,并且沿周向均匀地交替排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长条孔为两个,对称地分布在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两侧;所述第二长条孔为两个,对称地分布在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两侧。
可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扭转梁本体的内侧面贴合焊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扭转梁,包括扭转梁本体和稳定杆,所述稳定杆通过以上所述的稳定杆支架固定在所述扭转梁本体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所述的扭转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套设在稳定杆上,并且采用塞焊连接的形式,可以使二者焊接时的高温分布在圆柱体内,能够有效降低焊接热应力,避免了焊接对稳定杆材质的影响,降低稳定杆焊接发硬发脆的风险,避免扭转时断裂。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扭转梁上的稳定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扭转梁上的稳定杆支架与稳定杆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扭转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扭转梁本体21 底座
22 连接柱30 稳定杆
41 第一长条孔42 第二长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不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扭转梁上的稳定杆支架,以及使用该稳定杆支架的扭转梁,如图3所示,扭转梁包括扭转梁本体10和稳定杆30,稳定杆30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扭转梁本体10上,以满足扭转梁的刚度需求。具体地,支架可以通过与扭转梁本体10的内侧面贴合焊接的形式固定在扭转梁本体10上,以提高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