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直流电机的汽车制动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0136.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双炎;陈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流电机 汽车 制动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制动助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直流电机的汽车制动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制动助力,一般是采用真空制动助力器或液压制动助力器。由于真空制动助力器和液压制动助力器体积较大,因此,给发动机机舱中各种装置的布置带来不便。申请号为201220032666.1,公告号为CN202541516U,公告日为2012.11.2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机的汽车制动助力装置,包括一直流电机制动助力器和一直流电机控制器;直流电机制动助力器包括一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定子的两端设置有一轴承,定子和轴承均与直流电机的外壳固定,直流电机的外壳固定在汽车驾驶室和汽车发动机之间的隔板上,直流电机的转子为空心且其内壁上设置有斜齿,转子内设置有一与斜齿相啮合的助力推杆,助力推杆的一端穿过隔板与汽车的刹车总泵活塞推杆接触,助力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汽车的刹车踏板,刹车踏板底部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汽车车载CAN总线;直流电机控制器包括一单片机、一CAN总线收发外围电路和一电机PWM驱动外围电路,CAN总线收发外围电路从所述车载CAN总线中接收来自压敏传感器的压力值并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依据预先设置的汽车制动系统参数产生一与所采集的压力值成正比的TTL类型的PWM信号并发送到电机PWM驱动外围电路,TTL类型的PWM信号经过电机PWM驱动外围电路转化为MOS类型的PWM信号后,发送给直流电机控制其工作。该汽车制动助力装置中,助力推杆的一端与刹车踏板连接,由于刹车踏板是斜向设置,当驾驶员踩踏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与助力推杆之间的作用力方向为斜向,从而导致刹车踏板与助力推杆之间不仅容易打滑,而且容易使助力推杆受到损伤,因此,结构稳定性欠佳,且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直流电机的汽车制动助力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直流电机的汽车制动助力装置,包括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转子为空心轴,转子内设有助力推杆,助力推杆与转子通过斜齿啮合,助力推杆的一端与汽车的刹车总泵活塞推杆接触,另一端与汽车的刹车踏板接触,靠近刹车踏板的助力推杆下面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表面设有通槽,通槽沿助力推杆的轴向设置,通槽的横截面为弧形,通槽内设有与助力推杆适配的斜齿;刹车踏板与助力推杆接触的一面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竖向设置在刹车踏板上,条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弧形,助力推杆与刹车踏板接触的一端为圆锥体,圆锥体的顶端为球形体,球形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弹性垫的十字形凹槽。
优选地,上述通槽的深度小于助力推杆的半径,通槽横截面的半径等于助力推杆的半径。
优选地,上述弹性垫为橡胶或塑料。
优选地,上述支撑块与直流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直流电机的汽车制动助力装置,不仅保证了助力推杆与刹车踏板相对移动时的稳定性,而且减小了助力推杆与刹车踏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摩擦阻力,且可避免由于助力推杆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受损,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直流电机的汽车制动助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助力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刹车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助力推杆与支撑块配合示意图。
图中,1.直流电机,2.转子,3.助力推杆,4.刹车踏板,5.支撑块,6.十字形凹槽,7.通槽,8.球形体,9.条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0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助力装置
- 下一篇:地铁车箱内侧板组件布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