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5472.7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7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象棋 对弈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智能机器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长鼻子、触角等动起来。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体,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涉及到当今许多前沿领域的技术。机器人已进入智能时代,不少发达国家都将智能机器人作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美国、日本和德国目前在智能机器人研究领域占有明显优势。近年来,中国大力研发智能机器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同时,自计算机技术发展以来,人工智能便是人们竞相研究的对象。近三十年此领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热,科技公司也纷纷进行布局。人机博弈更是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便包括用于下棋的机器人。随着人机博弈水平的提高,许多象棋爱好者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对弈训练,然而对着屏幕下棋的模式对于需要进行长时间训练的爱好者来说并不友好,使用实体的象棋机器人进行替代可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中,下棋机器人存在机械结构复杂、操作准确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准确率高、智能化程度高的下棋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结构复杂、操作准确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包括机械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机械结构包括机械臂、空气泵和吸盘,所述机械臂固定在棋盘边缘,吸盘固定在机械臂末端并通过导管与空气泵相连;机械臂包含底座、转轴、第一臂段、第二臂段和第三臂段;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底座上,转轴的上端与第一臂段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段另一端与第二臂段的一端铰接,第二臂段另一端与第三臂段铰接,吸盘竖直设置在第三臂段的末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摄像头,摄像头固定于棋盘正上方,上位机与所述摄像头电相连,上位机接收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并发出指令控制控制机械系统完成对弈动作。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摄像头相连,接收来自所述摄像头的图像并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来的模型进行图像识别、提取人的走棋位置,并根据算法得到最佳落子位置,发送指令控制机械臂移动棋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吸盘和空气泵移动棋子,对棋盘和棋子无特殊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用摄像头进行棋盘图像进行采集并使用机器学习训练的模型进行图像识别构建还原当前的对局,识别精度较高;在对弈算法上可通过机器学习的算法对特定选手的下棋风格进行模拟以提高智能化水平,达到较佳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的机械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包括机械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机械结构包括机械臂、空气泵1和吸盘7,所述机械臂固定在棋盘边缘,吸盘7固定在机械臂末端并通过导管4与空气泵1相连;机械臂包含底座、转轴2、第一臂段3、第二臂段5和第三臂段;所述转轴2转动设置在底座上,转轴2的上端与第一臂段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段另一端与第二臂段的一端铰接,第二臂段另一端与第三臂段铰接,吸盘7竖直设置在第三臂段的末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摄像头,摄像头固定于棋盘正上方,上位机与所述摄像头电相连,上位机接收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并发出指令控制控制机械系统完成对弈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5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