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5589.3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昊枢;贾俊伟;左志成;任家安;蔡文静;朱志坚;陈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12 | 分类号: | G02B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 | ||
1.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2、12’)、棱镜层(13)、第一改性层(14)和反射层(15),该棱镜层(13)设置在该基层(12、12’)上,该第一改性层(14)设置在该棱镜层(13)上,该反射层(15)设置在该第一改性层(14)上,该第一改性层(14)靠近该反射层(15)的一侧为粗糙表面(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该棱镜层(13)包括多个棱镜(132),多个棱镜(132)的底面排列形成平面,并设置在该基层(12、12’)上,各该棱镜(132)远离底面的表面为棱镜面,该第一改性层(14)设置在各该棱镜(132)的棱镜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各该棱镜的棱镜面向着远离该基层(12、12’)的方向凸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该棱镜层(13)的一侧通过电晕改性处理一体形成该第一改性层(1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该基层(12’)包括载体层(122)和第二改性层(123),该第二改性层(123)设置在该载体层(122)上,该棱镜层(13)设置在该第二改性层(123)上,该第二改性层(123)远离该载体层(122)的一侧为粗糙表面(1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该基层(12’)还包括由透明树脂制成的保护层(124),该保护层(124)设置在该载体层(122)的远离该第二改性层(123)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该载体层(122)的一侧通过电晕改性处理一体形成该第二改性层(123)。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该棱镜层(13)的厚度为15um~100um。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15)是通过沉积形成的铝层或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55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力渗透非物理发热的膏药
- 下一篇:金属网焊接储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