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能量回收的电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7399.5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2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江吉彬;程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1/04 | 分类号: | F15B1/04;F15B21/08;F16H35/14;F16H33/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能量 回收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能量回收的电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人们对工程机械节约能源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其中,势能回收与利用被认为是解决工程机械节能问题的重要方案之一。如何提高势能回收的效率自然也成为工程机械势能回收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
20世纪60年代,工程机械开始应用恒功率变量泵,而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功率损失。20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正流量控制系统,这种系统能减少旁路节流损失,但也不能完全消除。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出了负流量控制系统,这是一种负荷传感系统,这种系统有助于消除六通多路阀中产生的空流损失和节流损失。20世纪90年代后,负荷传感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同时在其系统的多路阀上采用流量分配型的压力补偿措施,压力补偿阀设在多路阀的下游,所有的多路阀阀口上的压差就可以控制在同一个值。但是,在工程机械中,功率匹配对于系统的节能具有重大的影响,传统的局部功率匹配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节能效果。
目前工程机械多采用液压系统实现对势能的回收利用。而目前国内外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节能技术可以归纳为采用变量泵控制、电液比例控制以及混合动力等几种方式。且在实际应用中,几种节能途径之间各自采用的技术都不是孤立的,他们往往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互相渗透,形成综合的节能技术。但目前的这些液压系统节能技术都不能有效的利用机械工作产生的热能,使得热能流失比较严重,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节能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能量回收的电驱动装置,通过该电驱动装置来充分回收负载回位运动时的能量,减少机械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现能量回收的电驱动装置,包括一个驱动机构、一个两级摩擦式变速机构、一个驱动电机、一个变频器以及一个储能器;所述储能器与所述变频器电联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联接;所述两级摩擦式变速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联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两级摩擦式变速机构联动,且通过所述驱动电机联动所述驱动机构进行做功或者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联动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储能。
进一步地,所述两级摩擦式变速机构包括一个离合器外壳体、一个内实心轴、一个外空心轴、两个干式离合器、一个一挡齿轮、一个二挡齿轮、一个一挡啮合齿轮、一个二挡啮合齿轮、一个常啮合齿轮、一个输出轴、一个固定轴以及一个输出轴齿轮;
所述驱动电机的轴与所述离合器外壳体相连接;两所述干式离合器安装于所述离合器外壳体内;所述内实心轴套设于所述外空心轴内,且所述内实心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干式离合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一挡齿轮相连接;所述外空心轴的一端与另一个干式离合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挡齿轮相连接;
所述输出轴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一挡啮合齿轮、二挡啮合齿轮以及常啮合齿轮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且使所述一挡啮合齿轮与所述一挡齿轮相啮合,使所述二挡啮合齿轮与所述二挡齿轮相啮合,使所述常啮合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齿轮相啮合;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驱动齿轮、一个齿条推杆以及一个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一个驱动孔;所述齿条推杆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且该齿条推杆的底部设置有一排传动齿;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两级摩擦式变速机构联接,该驱动齿轮上的齿通过所述驱动孔与所述传动齿相啮合,且通过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齿条推杆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推杆的一端设置有一负载连接部,另一端向两侧各延设有一抵接块,且抵接块的末端均抵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与所述驱动齿轮上的齿均为斜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可以充分回收利用负载回位运动时的能量,与现有的液压节能技术相比,可以有效提高节能效率,减少机械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的损失;2、两级摩擦式变速机构上设置有两个档位,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进行两级变速,以实现对能量进行更充分的回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型实现能量回收的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型中两级摩擦式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现能量回收的电驱动装置的传动部分总装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