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务机器人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0829.9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宗魁;刘云平;周友山;陈永乐;胡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购机器人产业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5/04 | 分类号: | B60G15/04;B60K7/00;B62D1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 机器人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餐饮行业中的一种送餐机器人的使用,由于机器人工作空间较小,在运行过程对周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所以此类要求的服务机器人都涉及到驱动部分的要求。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的应用走入社会,各行各业都开始涌现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其中服务型机器人就是应用程度最高的一种机器人,而送餐机器人作为服务机器人中最早被人们接触的一类机器人,其对工作环境的苛刻要求,使得设计师们必须在考量外观设计的同时,还要优化驱动部分的设计,本实用新型针对送餐机器人的驱动系统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双轮差速的驱动系统,使送餐机器人在餐厅狭小的工作空间内,可以自由完成直线行走、转弯、掉头等动作;并且在相对不平整的路面仍能行走自如,具有一定的爬坡能力。
现有技术绞牙减振器是指有能够调节弹簧伸缩度和避震桶身、避震阻尼的避震。由于调节高度是通过绞牙环(就是环的外围是齿状)完成的,所以叫绞牙减振器。
绞牙减振器具备软硬、高低、阻尼可调等功能,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出个人所满意的设置。最早源于赛车,参赛车辆为了适应各种赛道,需要更改弹簧和减振器的设定,如果更换的话太过麻烦,同时会增加成本。绞牙减振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不需要更换弹簧和减振器的情况下大幅的改变车辆的操控性能。
上述现有技术由于结构较大,占用空间位置,因此不适用于精密机构的机器人的行走驱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驱动装置,通过弹簧和导柱作为减震机构的缓冲结构,驱动电机接通后由电机驱动器按照既定程序发送信号,通过两个电机转速和转向来实现直线行走、转弯等动作,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在路面不平整、振动表面行走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服务机器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板,所述驱动轮板上固定有驱动机构和减震机构;其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导柱、弹簧和轴承;其中,所述导柱一端配合有限位板;其中,所述弹簧和轴承依次套在导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轴承座和驱动轮;
其中,所述驱动轮通过联轴器连接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一端配合有轴承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U型面板,用于固定电机,在驱动轮板上分别相对固定一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驱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导柱螺纹配合;所述限位板为方形,中心开有螺纹孔,用于与导柱螺纹配合,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限位板,通过调整限位板的旋进距离来调节减震机构的减震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一端设有端帽;所述端帽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弹簧和导柱作为减震机构的缓冲结构,通过直线轴承保证导柱沿直线的往复位移,并保持减震机构的垂直度,实现整体减震效果;驱动电机接通后由电机驱动器按照既定程序发送信号,通过两个电机转速和转向来实现直线行走、转弯等动作,可以稳定,快速的实现机器人的运行。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服务机器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购机器人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购机器人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0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伸缩式定心组件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多层多排滚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