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多功能节能稳定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6361.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合力;李浩;高岚;樊炯;梅祥;高凯;孙亮;高志国;侯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多功能 节能 稳定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船舶多功能节能稳定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船舶冷库、空调、生活用水、卫生用水需要大量热源和冷源,通常使用压缩机提供,这耗费大量电力,使用清洁能源来节能成为市场主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若使用烟气管道来提供热源,因船舶使用重油产生的烟气含有碳氢化合物等,会覆盖在换热器表面,短时间内导热性明显下降,影响使用且烟气管道处不方便维修。若单纯使用太阳能制冷,由于光照强度、角度变化,热源供应不稳定,会导致冷量供应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多功能节能稳定制冷装置,采用以太阳能为主,缸套水与锅炉蒸气为辅的热源,不仅充分利用了清洁能源,也充分利用船舶上的高温缸套水和锅炉多余蒸气,两热源各独自一套加热管安装在发生器内,并通过温控阀保持发生器内的加热温度,无论光照强弱或夜间,都可为制冷机发生器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具有可靠性、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多功能节能稳定制冷装置,包括次热源、加热发生器、主热源、膨胀水箱、换热器、空调、冷凝器、蓄冰桶、冷库与吸收器,次热源与主热源分别连接于加热发生器,加热发生器分别连接于换热器、空调与冷凝器,换热器连接于膨胀水箱,冷凝器分别连接于空调、蓄冰桶与冷库,空调、蓄冰桶与冷库分别连接于吸收器,吸收器连接于加热发生器。
进一步而言,所述加热发生器内设有主换热盘管与次换热盘管,主热源通过设有主温度传感器与截止阀十二的管路连接于主换热盘管的进口端,主换热盘管的出口端通过设有截止阀十三的管路连接于主热源,形成主热源循环加热回路,次热源通过设有次温度传感器与温控电磁阀的管路连接于次换热盘管进口端,次换热盘管的出口端连接于次热源,形成次热源循环加热回路,主温度传感器与次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温控电磁阀。
进一步而言,所述次热源包括缸套水与锅炉蒸气,主热源包括太阳能集热板。
进一步而言,所述加热发生器通过设有截止阀一的管路连接于换热器,换热器通过设有截止阀二的管路连接于冷凝器,加热发生器通过设有截止阀四的管路连接于空调,空调通过设有截止阀五的管路连接于冷凝器,加热发生器通过设有截止阀三的管路连接于冷凝器。
进一步而言,所述冷凝器通过设有截止阀六与膨胀阀一的管路连接于空调,空调通过设有背压阀二与截止阀九的管路连接于吸收器,冷凝器通过设有截止阀七与膨胀阀二的管路连接于蓄冰桶,蓄冰桶通过设有背压阀一与截止阀八的管路连接于吸收器,蓄冰桶还通过设有循环泵一与截止阀十的管路连接于截止阀六与膨胀阀一之间的管路上,蓄冰桶还通过设有截止阀十一的管路连接于背压阀二与截止阀九的管路上,冷凝器通过设有膨胀阀三的管路连接于冷库,冷库通过设有背压阀三的管路连接于吸收器。
进一步而言,所述吸收器内设有冷却水换冷盘管,吸收器通过设有循环泵二的管路连接于加热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采用以太阳能为主,缸套水与锅炉蒸气为辅的热源,不仅充分利用了清洁能源,也充分利用船舶上的高温缸套水和锅炉多余蒸气,两热源各独自一套加热管安装在发生器内,并通过温控阀保持发生器内的加热温度,无论光照强弱或夜间,都可为制冷机发生器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具有可靠性、稳定性;
2.通过使用换热器加热生活用水,降低冷凝器功耗,节能效果更好;
3.采用热回收利用,能源利用率高;
4.将富余的冷量通过蓄冰桶储存,以供冷量供应不足时,为空调提供冷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1.次热源;2.加热发生器;3.主热源;4.温控电磁阀;5.膨胀水箱;6.换热器;7.截止阀一;8.截止阀二;9.截止阀三;10.截止阀四;11.截止阀五;14.截止阀六;15.截止阀七;23.截止阀八;25.截止阀九;26.截止阀十;28.截止阀十一;30.截止阀十二;31.截止阀十三;12.空调;13.冷凝器;16.膨胀阀一;17.膨胀阀二;18.膨胀阀三;19.蓄冰桶;20.冷库;21.背压阀一;22.背压阀二;24.背压阀三;27.循环泵一;29.循环泵二;32.吸收器;T1.主温度传感器;T2.次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63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毒舱室透气装置
- 下一篇: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和机臂的快速稳固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