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顶盖外板与天窗加强板的配合结构、车身顶盖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3306.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秦乐;程铭;杨传义;申学开;李硕;靖海涛;郑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0J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张昱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顶盖 天窗 加强 配合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顶盖外板与天窗加强板的配合结构,并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这种配合结构的车身顶盖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在一些汽车的车型中提供了天窗,一般为电动天窗,还包括全景天窗等。为了布置天窗,通常在车身顶盖外板上需要预形成有天窗开口,天窗总成安装至该天窗开口。
考虑到强度、密封性、加工工艺等要求,天窗开口处通常由车身顶盖外板与天窗加强板通过结构胶粘合而成,并且装有密封条。为了防止在涂装工艺中结构胶软化脱开,目前车身顶盖外板与天窗加强板配合通常采用两种辅助连接方式,一种是在车身顶盖外板和天窗加强板的重叠边处进行点焊;另一种是使用车身顶盖外板对天窗加强板进行包边。
这两种连接方式分别具有各自的缺点。点焊的缺点是会导致结合面不平整,从而影响天窗密封条与钣金配合面的匹配,引发天窗漏水问题;另外,点焊还存在焊接飞溅导致外观问题。包边工艺则需要非常昂贵的包边设备,并且有些钣金件在包边时易于产生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前述缺陷的车身顶盖外板与天窗加强板的配合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前述配合结构的车身顶盖及汽车。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顶盖外板与天窗加强板的配合结构,其中,所述车身顶盖外板具有用于安装天窗的开口,所述天窗加强板在所述车身顶盖外板的下方沿所述开口的周边粘合至所述车身顶盖外板,并且
所述车身顶盖外板在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保持部及延伸自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密封条卡接部;
所述天窗加强板包括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二保持部固定至所述车身顶盖外板的所述第一保持部。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配合结构中,所述密封条卡接部为自所述第一保持部沿横向弯折延伸的内翻边。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配合结构中,所述第二保持部为所述天窗加强板上靠近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向下弯折的翻边。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配合结构中,所述天窗加强板通过结构胶粘合至所述车身顶盖外板。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配合结构中,所述天窗加强板被构造为与所述开口的形状相匹配的框架结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配合结构中,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之间通过冷金属过渡焊接方式固定。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配合结构中,所述第一保持部的高度为7毫米至11毫米,所述第二保持部的高度为3毫米至7毫米,所述密封条卡接部的宽度为3毫米至5毫米。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配合结构中,所述第一保持部的高度为9毫米,所述第二保持部的高度为5毫米,所述密封条卡接部的宽度为4毫米。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顶盖,其中,所述车身顶盖包括如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顶盖外板与天窗加强板的配合结构。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所述汽车采用如前述第二方面中所述的车身顶盖。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一种具有天窗开口的车身顶盖外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顶盖外板与天窗加强板的配合结构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3是图2中的配合结构与汽车天窗接合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可以了解,各附图均为示意的目的,而并未按比例绘制。
图1是一种具有天窗开口的车身顶盖外板的示意图。依据图1,在车身顶盖外板1上形成有方形的天窗开口2,汽车天窗(未图示)适于装配至该开口处。该示例中天窗开口的尺寸适用于安装全景天窗;但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一般的电动天窗。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考虑到天窗开口的其它形状。
通常来说,在闭合状态下,天窗完全遮蔽住天窗开口;在打开时,天窗向着车身顶盖的后上方或后下方滑移,敞开天窗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实现换气、透光及调节车内气温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3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立柱
- 下一篇:电动汽车及其行李箱盖